何曾墨守汉家魂

时间:2022-07-18 03:05:5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山静日长》中有这样一段诗意的描述:“拾松枝,煮苦茗啜之。随意谈数篇……牧牛笛声,两两而归,而月印前溪矣。”悠静如青山淡云,却勾勒出古人的朗然与隐逸情怀。

  今日翻阅《古书之美》,不觉对古人焚香、点茶、写经的生活生出羡慕,也为林语堂笔下雅洁风韵的煮茶之礼而向往。更有典雅的情趣,雕刻在方寸藏书印之间,收藏在《唐人写经》的清丽字句之间,研化在砚台墨迹之中。

  古人没有现今许多特殊条件,却自有一番体会生活的体系,尊重四时节气,心慕高洁好友,亦不乏陶谢等厌功好隐之人,但时至今日,往日种种都只像古琴在记忆中盘旋,哑了嗓音。由于历史种种,古人留下的精华与糟糠被一齐清除。在废墟之上开始新的建造,很多厚积哲思的观点未能为今日所闻,才有了余秋雨那句“文脉既隐,小丘称峰,健翅已远,残羽充鹏”。

  白岩松曾讲述的一个细节令我印象深刻,说中国人至今爱戴手串佛珠,串联的佛珠之间,反映的是中国人精神的缺失。精神和文化都需慢慢去体会,可又的确是快起来了。

  根植中国的文化,不是个人的责任,是整个民族、整个时代都要去践行的一件事情。

  可能难以像影人杨惠珊那样全心投入琉璃创作,像民间收藏家韦力那样收藏古书,但依旧能为文化与精神的保护做点儿什么。

  但愿诗意的栖居成为民族气候和素养,再把文化的光芒根植,依然守候汉家文化之魂。

本文来源:http://www.qingyiyi.cn/article/2dX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