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逸闻云:王子猷居山阴时,一夜月朗风清,忽然想去见好友戴达,便泛舟前往拜谒。一路饱赏山水清音后,到了戴逹门前,却掉舟而返。旁人极为惋惜,他却说:“吾本乘兴而来,尽兴而返,何必见戴?”
人们为这位登山队员惋惜,便颇有“必须见戴”的既定思维的痕迹——人们认为既然攀珠峰,便必须登顶才算成功,哪怕耗尽体力也要坚持。人们忽视了登山作为一种运动,其本身是一种乐趣,为“登顶珠峰”这个虚名而忽视实际过程的意义,是我们常见的思维窠臼。
登山队员说自己并无遗憾。享受了过程的痛苦与喜悦,不为一个结果而勉强自己,这是他的智慧。人生本应该乘兴而来尽兴而返,不用世俗的结果定义价值,不用达不成目标的痛苦束缚自己,这才是人生的真谛。
登山如此,在事业攀登的路上亦要秉持这样一种信条,方能在世事无常中收获一份超然洒脱。福楼拜说在他的写作之路上,常以为“成功是结果而不是目的”。在一本书出版前,他只是为了创作而创作,书是否获好评他从不在意。无独有偶,曾国藩给友人的书信中也说,“吾常把功业之成败、文章之工拙放入‘运气一囊’中。”还说若要成大事业,必须“不妄求其果”。这两位智者都用慧眼看穿了这一点:若太在意结果,便会为一种焦虑和痛苦所束缚,直至精疲力竭。倘若那位登山队员也用结果衡量一切,也许最终会倒下,不仅生命受到威胁,心里也无法超脱。
而在人生至高价值的追求上,不以结果定义追求价值的人,往往才能寻觅到真正的价值。梁衡先生在写瞿秋白的《觅渡》中曾一度为秋白叹惋,说他在思想或文学上若专注一样都可登峰造极、名留青史,为何偏要执着于革命,哪怕遭猜忌、冷眼也在所不辞,哪怕知道自己无法亲见革命成功也不悔不憾?觅渡、觅渡,最终觅无所得,他失败了——然而后来看周国平对人生意义的阐述才明白,人生的求索本身便是价值,哲学上的意义从不以结果来衡量。现在终于了悟,瞿秋白是成功的,他求仁得仁,为了一个至高的理想拼尽一切去追求,便是无上的价值与意义。
纵观今日,只为结果而努力的浮躁风气日益严重。且看那遍地开花的“成功学”课堂,再看奥运会为了金牌而忽视运动本身的乐趣,我们的社会,从个人到国家,都陷入极端功利主义的思维中。此时,我们应呼唤一份那位登山队员“无憾”的洒脱与王子猷“何必见戴”的宁静,真正于过程中寻觅价值的实现,并享受快乐和幸福。
正在阅读:
超越自己优秀作文范文12-05
四年级读后感400字范文【三篇】07-30
2班的记忆作文1000字07-16
快乐活动性原则及其在儿童英语教学中的应用_英语教学论文,快乐活11-02
我爱家乡的苹果作文400字07-17
红旗的一角11-20
移花接木成语故事07-17
放学路上作文500字07-16
春01-27
爱护眼睛的名言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