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教师节前夕随笔

时间:2022-07-18 06:38:58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还有几天就是教师节了,那大家准备写些什么话呢?来看看小编精心为你整理写在教师节前夕随笔,希望你有所收获。

写在教师节前夕随笔篇一

  教师节就要到了。对老师怀有感激心情的学生,会往往发些短信祝福老师,说点感恩的言语。一般来说,对老师的适当恭维,就是在言语上对老师最大的尊敬。

  现代人非常自我,所以难免有些学生在毕业之后,瞧不起原来的老师,觉得他们老土,也觉得现在的成功来自自己的天资和努力,和老师没什么关系。对于这些学生,游鱼不会愤怒,因为游鱼完全看开了——教书只是职业,不应该抱有要求学生报恩的思想。

  不过,如果某学生在学业上失败,游鱼也希望别归罪于老师。游鱼不是没有看过、听过、遇过这些事情。

  游鱼之所以这样想,是因为这样的思想基础:教育的作用是有限的,教育的本质是开发人才,而不是制造人才。说的通俗一点,就是因为学生天资不错,所以老师才能把你培养成才。打个粗俗的比喻,老母鸡无法将臭鸡蛋孵成小鸡。如果你智商只有80多点,却要求老师把你教育成名牌大学生,实在困难。游鱼很反感这么一句话——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如果这句话正确,那么警察都可以失业了。如果这话正确,那么国家暴力机器可以停止了。如果这话正确,那么所有的罪恶都是老师惹的(因为老师没有教育好这些人渣败类)。把教育提高到神圣的地步,不是在帮助教育,而是在祸害教育。

  昨天,学校开会,副校长做师德报告。游鱼觉得非常有讽刺性的是,为什么每一年要快到了教师节,就对教师进行师德培训呢?另外一个问题是师德可以培训出来吗,可以坐在教室里,听某领导唠叨唠叨就可以培训出来的吗?这个可能性犹如一个天天酗酒的父亲想训出一个忠孝两全的国家栋梁。上梁不正下梁歪,其实真正该培训的是领导们。道德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是迫于外界压力而为之,而不是出于内心喜好而为之。同样,师德问题也是如此。

  师德只不过是更加变态的道德而已,套在老师头上。

  游鱼想不通的是,一边夸老师是灵魂的工程师,一边对老师的灵魂(师德)进行培训。一边夸老师是天下最光辉的职业,一边没有人愿意去做农村教师。所以游鱼觉得很滑稽。

  副校长做了四年的师德报告,按时间顺序,讲座的题目分别是《师德是美丽的》,《师德是快乐的》,《师德是平凡的》,《师德是苦涩的》。看来副校长的感悟越来越接近于本质了,越来越抛开套话说真话了。不知道明年副校长的师德培训是否是《师德是痛苦的》

  刚才看到许多朋友写了关于教师节的文章,发现一个有意思的规律,大凡不是教师,谈起教师节都是尊敬模样,表示祝贺。倒是老师说起教师节都有点不满,发一点牢骚。其中的原因不应该说老师不知趣,不知足,应该有更深刻的原因。

写在教师节前夕随笔篇二

  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兢兢业业,默默耕耘,为教书育人呕心沥血,纵然生活清贫、工作繁忙,他们依然不坠青云之志。他们,就是人民教师。在第三十一个教师节来临之际,记者采访了不同学校的学生,听他们讲述对老师的爱戴和感激之情,也借此机会,让学生对老师说说心里话。

  “我一定把老师的话记在心上”

  “我的语文老师已经52岁了,可她还是很漂亮。”教师节前夕,市烧盆窑小学四年级(1)班学生郭轶心写了一篇作文,记录自己眼中的老师,她说这是给老师的节日礼物。

  郭轶心在作文中这样描写老师:“她对待学生从不偏心,每个学生只要有一点点进步,她就会在课堂上表扬。”郭轶心告诉记者自己心中的小秘密:“上个学期,有一次我没有写完作业,以为老师一定会狠狠批评我,可老师却温柔地讲了很多道理鼓励我。以后,我努力完成老师布置的每一项作业,终于在期末考了高分,非常高兴。”她最想对老师说的心里话是:“今后,我一定把老师的话记在心上,争取考试得高分,让老师多笑一笑。”

  “能做您的学生,我很幸福”

  “孔老师用手机拍下照片,做成课件,指导我们观察、写作。我第一次觉得写作是那么有趣。我写的作文受到老师夸奖,老师还帮我投稿,在《新汤阴》上发表!是孔老师让我爱上了写作!”9月8日,汤阴县岳飞小学五年级(1)班的冯吉如自豪地介绍自己的老师。

  冯吉如想对孔老师说:“您每天早出晚归,患有严重的咽喉炎、颈椎病,身体疼痛难忍时也舍不得请假。敬爱的老师,我爱您!能做您的学生,我很幸福!”

  “老师,您以后别长时间批改作业,好吗”

  新学期一开学,市第八中学八年级(18)班学生张冉就开始精心准备教师节礼物,她设计制作了几张贺卡,想把心里话和祝福都写在贺卡上。说起自己的老师,文静的张冉变得话多起来。她兴奋地向记者介绍,语文课杜老师特别有责任心,虽然年轻却学识渊博,上课时会讲很多课外知识;数学课张老师备课非常认真,讲课一气呵成,很流畅;英语课万老师则最幽默,讲课特别生动;班主任刘老师最细心,和全班同学都能聊得来,是大家的好朋友。

  张冉说,看到老师平日讲课、备课、批改作业那么辛苦,真想大声地对老师说一句:“老师,您以后别长时间批改作业了,好吗?因为长时间批发作业,眼睛会疼的,累了就多休息一会儿,要记得多喝水,否则讲课时嗓子嘶哑了,学生会心疼的。”

  “您的尽责、细心、温柔、关心,像滴滴雨露浸润着我求知的心”

  “他是益友也是良师。”这是安阳师范学院20xx级学生王雪会对文学院郭怀玉老师的评价。王雪会说,刚上郭老师的课时他就让每人交一篇文章,大家当时很不乐意,可学期末文章发回时令人大吃一惊。原来,每一篇都老师都是阅读了三四遍之后,才用毛笔蘸了红色的墨汁,改了错别字,又像练书法似的,精心写上评语,就算是简单稚嫩的文笔,他也从不轻视。

  “她可以翻遍所有文献只为求证一个小小的知识点;可以熬夜看几十部有关传播学的电影,只为挑选出最值得看的几部电影分享给学生;可以在你说着急见她的时候丢掉手边所有工作出现在你面前,一路跑还一路担心你是不是遇到了困难……”安阳师范学院传媒学院20xx级学生赵瑶这样描述眼中的好老师刘文灵。她想对老师说:“您的尽责、细心、温柔、关心,像滴滴雨露浸润着我求知的心。祝您教师节快乐!我永远爱您!”

写在教师节前夕随笔篇三

  教育被誉为阳光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颂词一直不绝于耳。身为一名中学教师,我曾经是多么的自豪和骄傲!

  记得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我曾以学校教师代表名义参加过几次县举办的教师节演讲比赛,并拿了奖项。足见当时的我是多么的意气风发、斗志昂扬。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对职业前景自然是感觉一片光明。由此便也可窥我在师德师风修养上的一斑。

  你见过不计报酬,争抢早、晚自习辅导时间的老师吗?你见过学生队里亲自领跳韵律操比赛的老师吗?你见过敢和20多名学生对抗打雪仗的老师吗?现在你可能已经看不到这样的老师了,但她就是真实的我,那个20xx年前对教育倾尽所有热忱的一位普通中学教师。

  依稀还记得,我和我的学生之间不时兴起而为的那些善意的恶作剧,仿佛就发生在昨天。那是一种教育爱,一种自然流畅的教育大爱的外延,直到今天我和不少有联系的学生还经常地聚在一起共同感慨。

  然而,20xx年后的今天呢?我怎么了?面对学生,我到底有多少微笑是发自内心的?居然自己都不敢去考证,更别说怎么样激情四溢地把知识本身以及获取知识的方法的教育教学水平发挥到淋漓尽致的程度,实属堪忧。是不是自己能力大幅下降了呢?这一点相当令我沮丧,而我对此原本感觉是多么的自信啊。

  现实的状况下,我的职业习惯、职业状态更像是一部老机器被迫运转的状态。只要是能勉强转动着,就顾不得去计较其转动的效果或效率。直觉告诉我:这就是所谓的职业倦怠,我的职业状态已经进入到了枯竭的地步。我很不幸地成为了职业枯竭大军中的一员,这是不争的事实。那么,我当初从教的热忱哪去了?谁又剜走了胜过我生命的敬业精神呢?

  美国心理学家贝弗利·波特说,典型的职业枯竭是,你有工作能力,但却丧失了工作动力。

  我陷入了苦苦的冥思之中.....

  前几天在网上阅读到一篇《你职业枯竭了吗?》的文章(作者不祥),我似乎找到了一些显性的答案。

  文中叙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25美分,对他们说: 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

  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仍然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5美分。他解释说,自己没有收入,只能少给一些。15美分也还可以吧,孩子仍然兴高采烈地走了。

  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孩子们勃然大怒, 一天才5美分,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 他们向老人发誓,他们再也不会为他玩了!

  究竟发生了什么?

  人的动机分两种: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如果按内部动机去行动,我们就是自己的主人。如果驱使我们的是外部动机,我们就会被外部因素所左右,成为它的奴隶。老人的算计很简单,就是将孩子们的内部动机--- 快乐地玩 ---变成了外部动机--- 为美分玩 ,而老人操纵着外部因素,所以也操纵了孩子们的行为。

  文章的立论是:外部动机主导个人,是导致职业枯竭的罪魁祸首。

  因被外部动机主导,我们成了收入的傀儡,并最终丧失了工作热情,从而陷入枯竭状态。

  文章还罗列了导致中国现在的职业枯竭现象更加严重几个大环境因素: 一、竞争压力。中国的 竞争社会 都进入了变态的地步。钱与权的竞争尤为变态。在这样的社会,绝大多数人的精神会非常紧张。 二、文化因素。集体主义文化背景下的个人主义文化企业,对个人更加漠视,更容易让普通职员产生无助感。三、社会因素。劳动力供过于求,结果使得职员相对于公司处于不利地位。

  贝弗利·波特认为,导致职业枯竭的原因可以归为两类:无助感和习惯化。他还说,职业枯竭也可称作 职业抑郁 ,因为和抑郁症患者一样,职业枯竭者有深深的无助感。

  文章最后指出:

  希望破灭之时,开始职业枯竭。此为职业枯竭的定律一;我们每个人都希望按照自己的意愿工作,当这种希望破灭时,职业枯竭就会出现。

  工作只是重复,产生职业枯竭。此为职业枯竭的定律二;当我们整天在重复一件同样的事情时,职业枯竭就会产生。

  穷得只剩下成功 ,导致职业枯竭。此为职业枯竭的定律三;一旦 穷得只剩下成功 ,职业枯竭也会产生。很多成功人士在这样的状况下崩溃了,有的甚至选择了自杀。

  结合以上所述,我终于为我的职业枯竭找到了大致的因由。

  往大的方面说:是由希望破灭和工作只是重复两种因素所致;往小的方面讲,具体为:(1)时下对教师的要求几近苛刻,压力倍增。教师几乎要门门精、样样懂,科研、教改、教学能力哪一样都得跟上,按评职晋级文件中的规定几乎要达到和专家水平可以相媲美的程度。有几个真正达到了呢?于是就造假呗,造论文、造奖项,还造各级各类名教师、名校长,造这些的目的不过就是要让工资待遇上去罢了,造假又岂能阳光!由此便滋生出多少教育腐败和教育渎职的怪相。这些由谁来清理?谁来扶正?实在是让人心寒。(2)教师清苦自不必说,其工资待遇的不提高,工资待遇实质上的不均衡性带给教师的窘迫也是枯竭的致命 杯具 。首先,九年制义务教育板块的教师,20xx年1月起享受到中央财政直接拨款的绩效工资待遇,这本身是很值得高兴的事。但我们高中教师不属于义务教育阶段,绩效工资说是由地方政府承诺按第三企事业单位调资论处,地方财政拨款支付,20xx年1月起调。眼下一年多过去了,且不说其中20xx.1--20xx.1一年的绩效工资打了水漂去了哪儿?现在连20xx年调资的期许也没有了下文。我所在的学校既有初中班,也有高中班,同在一个学校工作,同地域同科同职称同资历同样工作量的不同初、高中教师工资待遇居然出现这等的不公平,是决策层思路出了问题?还是地方政府的漠然?实在令人费解!其次,每个学校里都有那么几位县或市的名师资格人,有的人 名 的水分很重,且不说在学校教师、学生中都有谁荣幸地领略过其名师的风范,其实他(她)连一般教师的能力水平都赶不上,何来的风范?这是哪门子名呢?这名是怎么来的?一个锅里吃饭的教师都不是傻子,能不知根知底?当然,大家见多了怪相自是心照不宣。可最重要的是:在绩效工资待遇上他(她)就与埋头苦干的教师多领了很多,此怪相不能不令人费解,也由此而打击到了很多任劳任怨埋头苦干教师的积极性,这无疑是教育的悲哀,更是国家的悲哀。(3)已转行教师和在岗教师生活条件、经济状况差别悬殊过大的比对对现任教师已造成巨大的精神刺激。算一算从师范院校毕业我的同学,至今还有几个留在教师岗位的,结果很惊讶地发现:也就只剩下了当时的2/3左右。教师中但凡可以想办法的,都会凭着权力租借行为转行,也还大都 发 了。甚至有走从政之路相当成功的,市厅级、县级、副县级、县处级不乏有同学的大名登榜。是优秀一个走一个呢?还是教育行业根本拴不住咱们的 精英人才 ?这也许是我无法考量的问题。记得原来教师是限制转行的,但却记不得哪个时候又开始可以转行了。试问:如果我们的教师在现行体制下都 沐浴 着那太阳的光辉,顶着耀眼的光环。那为什么还要 假惺惺 限制转行呢?其他行业高精尖人才只恐要争着抢着转进来才是。而且旧的权力租借再派生新的权力租借,还账之后还得盈利不是,这便上升到悲哀的比较级了!教育的大环境岂不更糟!再者,转行就转行吧,不就工作性质变一变吗?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差距呢?难道转不出去的都是些歪瓜裂枣?仔细一想,现实是何等的不堪?

  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可能有人会这样质疑我,那就质疑好了。如果能真正呼吁到公平、公正的降临,真正落实以教师业务能力、工作实绩作为教师评职晋级以及收入分配的唯一资证来考量,我个人落个酸馊之名也未尝不是件好事。

  我是上世纪80年代享受国家资助的师范生中那仍然坚守的2/3部分,也是灰头土脸,职业枯竭大军中的其中之一,目前因上述种种而职业枯竭了,除却个人的性格缺陷造成的部分(其实我不善于走极端),究竟谁来替我的职业倦怠、职业枯竭埋单呢?

本文来源:http://www.qingyiyi.cn/article/yqj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