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6-8 字数:3004收藏此页到都市网摘 关于课堂教学预设与生成的话题,我们谈的很多,关于预设与生成的理论研究也精彩纷呈。作为一线教师,我想:抛开一切理论,丢掉所有术语,用我自己的话来说预设与生成,虽然肤浅,但可能也是一种特色吧。想结合六册数学的一节课《吨的认识》说说我对预设与生成的理解,题目是“课堂教学预设与生成的‘通俗版’”。 一、 教学预设是什么?一句话:就是我打算怎样来上这节课。就数学课堂教学预设而言,我要明确5个问题:1、这节课我要教什么?2、通过这节课,我要求学生达到怎样的目标?3、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提供什么材料?4、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什么方法?5、在每一个环节里,我怎么提问,期望学生怎么回答?有人会说,这是几个老掉牙的问题了。但是重提它们并不是复古,并不是与新课程作对,也不是搞教师本位。我认为这是从教师的角度出发,首先来钻研一节课,把这些问题了然于胸,是进行充分预设的前提,也是教学预设的一个过程。如《吨的认识》一课,我要教会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吨。我要达到的三个目标是教材中的三句话:第一句,计量教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做单位,让学生了解吨这个质量单位产生的必要。第二句,1吨=1000千克,让学生从数据上明白1吨是多少。第三句,三年级同学平均每人的体重按25千克计算,4个同学中( )千克,40个同学( )千克,也就是( ),让学生从直观物体的质量比较中感知、体验1吨,建立吨的概念。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在条件允许下,我提供了(包括学生自己提供的)鸡蛋、苹果,4袋15千克的大米,4桶20千克的矿泉水等材料。在教学过程中,我准备放手让学生直接体验克与千克,间接体验吨,通过观察、估计、比较等方法加强三种质量单位的联系,认识吨。在提问设计中,每一环节我都安排一个主问题:第一环节,您已经知道老朋友克与千克的哪些知识?第二环节,您搜集到新朋友吨的哪些资料?第三环节,1吨到底有多重呢?第四环节,您学了这节课,觉得比上课前多了哪些收获?教学预设光做到这些还不够,因为前面所讲到的都是从教师的角度出发的。现在把自己摇身一变,我是学生,对这一节课会有什么想法?如果按照教师的预设去实施的话,会出现哪些可能的情况呢?我需要充分考虑4个问题:1、 根据教材的每一年段的编排特点和要求,学生的理想状态是怎样的?2、 根据教师的实际经验或者假想经验和对学生的了解,学生的现实状况是怎样的?3、 每一个环节下去,学生会怎样呢?不同反应怎么应对?4、 每一个问题(包括学生提出的问题)抛出去,学生会反馈什么?反馈的程度怎样?对第三和第四个问题,要进一步预设:如果有学生能解决这个环节的问题,那么要考虑多少人能真正解决?多少人还不会?又要通过什么方法手段去帮助他们?如果学生出现困难,教师有第二套甚至第三套方案吗?教师如何引导或者传授或者采用互助等方式来突破课重点难点。教学设计就像网络,它越深入分支越多。以《吨的认识》一课为例,课前对学生的了解是:学生知道克与千克,知道1千克=1000克,但对克和千克的概念认识上略有模糊,预设中增加了对学生进行复习克与千克的比重,并且侧重千克、克在具体物体质量上的表示。学生对吨也有一定的接触与了解,部分学生知道1吨=1000千克,预设中简化1吨=1000千克的知识传授,一笔就过去了。在这里我还充分考虑学生对建立1吨的概念的难度,所以预设中安排了掂硬币——掂鸡蛋和苹果并比较——掂饮料和砖块——抱大米和矿泉水——目测老师体重。一个个安排,一次次体验,旨在为吨的认识打基础。对课的第三环节的主要问题:1吨到底有多重呢?对学生的预设,对教学过程的预设,有这样一个流程图:可见,教学预设对一节课是非常重要的,预设是生成的基础,要生成先把预设做好。三、生成是什么呢?也是一句话:即在课堂教学实施中学生出现的情况。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因此生成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类是我预设下产生的现象,另一类是我不曾预设到的现象。这里我要明确的是:1、一切生成都是合情的。作为老师要允许它的产生,可以适时调整但不可人为扼杀学生的创造权和发言权。2、一切生成并非都是有利的,作为教师要辨证地对待生成。如果某节课从头至尾都是非预设下的生成,要么是教师的高超教学水平造成的,也有可能是教师对课研究不深入造成的。3、一节课它体现的生成应该更多的是教师预设下的生成。这样的课可能不出彩,但它实。我期望自己能驾驭预设与生成,把预设与生成处理得非常融洽,非常精彩。但是我除了偶尔在课堂中有那么一点闪光之外,实在是做不到。我想:我目前对预设与生成的操作水平尚处在初级阶段。以《吨的认识》一课为例,看预设下的生成(第二环节):请您说说您收集到了新朋友吨的哪些资料?学生1:吨是质量单位,1吨=1000千克。学生2:表示大宗物品的重量用吨表示。学生3:两头牛约重1吨,一头大象重5吨。学生4:我家造新房用去38吨水泥。学生5:吨是表示质量的国际制单位,1吨=1000千克,英制吨(长吨)……美制吨(短吨)……这些资料是课前布置学生收集的,我也浏览过,都是预设下的生成,它的作用就在于搜集资料本身是一种学习,通过交流共享,使别的学生也更多了解到吨的相关资料。看非预设下的生成(第三环节):1吨=1000千克,那么1吨(即1000千克)到底有多重呢?我预设中是想引导学生用100千克、50千克、20千克、10千克的大米有多少袋分别来表示1吨的质量来感受吨的。没想到学生的回答是:我的体重约是25千克,像我这样的40个同学就是1吨。她的回答打乱了我的节奏,然而这回答又是那么到位、精彩,让我无法再扭回到预设上来。如果教师抓住生成,马上板书:( )个( )重1吨,让学生自己思考,利用刚才的材料或想到的物体,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1吨。那样做的话,学生的主体性得到重视,主动性得以体现。问题既有基础性又有开放度,学生的回答会更出色,可惜我把握非预设生成的能力有限,错失了一次良机,回到了扶着学生走的学习低层次。我们也经常听到有的老师上好课后不无惋惜地说:“哎呀,刚才那里这么处理就好了!”“今天这节课无意中丢掉了两次宝贵的生成资源。”等等。可见,正确把握和灵活处理非预设生成是有一定难度的,是我需要提高的重要教学能力之一。结合以上的理解,我想到这样几句话:详案备在心里,简案写在纸上;预设必须细腻,实施需要大气。当然,说起来很轻松,我做起来常常觉得很难。通过参加“预设与生成”的活动,我在教学设计这方面觉得有很大的收获,现在设计一节教研课的步骤是这样的:看教材(书)——想学生——产生自己的想法——看教参、作业本等——备出一份简案——查阅别人的教材理解、教学设计——修改——征求教研组同事老师的意见——再修改。最后还有2个关于生成的问题,确实想知道的清楚一些:1、对生成的定义我通俗地理解为“课堂教学实施中学生出现的情况”,这一理解是否正确?对生成的分类我简单理解为“一类是我预设下产生的现象”,“另一类是我不曾预设到的现象”,这样分类是否能得到认可?2、对生成的把握和处理(包括具体操作)能否也概括出1、2、3、4若干条来,用以指导我们的课堂教学实践?免得我看生成就像云里看山、雾里看花一样半天也看不清楚。
正在阅读:
课堂教学预设与生成的“通俗版”09-07
阐述你对中学生上网的看法,阐述你对中学生上网的看法范文11-12
感恩的心作文800字07-15
石头蜕变记作文800字07-16
那一次我真什么作文600字07-17
我的低碳生活作文07-17
可爱的小雪11-26
有梦真好作文07-15
高三议论文:忆往昔,论童真900字07-18
关灯12-17
难忘的公开课作文600字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