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史诗圣

时间:2022-07-18 01:59:35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李白的《将进酒》,白居易的《长恨歌》无一不歌颂盛唐的飘逸繁华,唯有杜甫之诗。在众多歌舞升平的诗篇中显得那么与众不同。

  我并不喜欢杜甫,对于他也不是很熟。我爱的是李白“明朝散发弄扁舟”的快意洒脱。杜甫,一个诗句中尽是愁绪的人,仿佛女儿家一般伤春悲秋,感叹时运不济。

  然而事实又并非我想象的那样。长安十年,杜甫一生最辉煌灿烂的时光尽是在此。李林甫“民间无贤”的打压、父亲的死去在经济等方面给予了杜甫极大地压力。然而“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杜甫延恩匦中的三篇赋成就了他长安十年唯一最耀眼的辉煌。可幸运之光一闪而过,他仿佛长安的一股潮水,在一天之内涨起,又以比涨起更快的速度消退。不得不说,李林甫对杜甫惨淡的人生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杜甫一方面被贫穷压迫,一方面被事业心驱使,为求得官职,不择手段。他不是陶潜,不会“不为五斗米折腰”。

  长安十年,杜甫看清了腐败的政府,却又心存幻想不愿承认。盛唐的影子还在他的心理,不忍拂去。

  流亡之后,他成为了左拾遗,一个仅供摆设的官。而经历房琯被贬等时间后成了皇帝严重看不惯的一份子。最终成就凤翔城外“青袍朝士最困者,白头拾遗徒步归”的景象。

  最后,他还是离开了长安。像他这样一个愤世嫉俗的人,时钟不宜长伴君侧。然而她有是俗气的,俗气的有些谄媚。“无才日衰老,驻马望千门”。他不能“从容赔笑语”的失落心情竟是这般让人鄙夷。

  不得不承认,杜甫是个很难理解的人,他渴望在官场大干一场,铲除奸佞,有低声下气阿谀献媚的讨好;他渴望歌尽民间疾苦,赋役沉重,却又总是转换口气安慰着说保家卫国市人民应有的职责;他渴望国家摆脱胡人入侵的灾难,又不忍看到人民的疾苦,

  《石壕吏》是杜甫对繁重兵役最声泪俱下的痛斥,他最真实的告诉我们,封建压迫下人民的穷困生活。

  杜甫被称为“诗圣”,然而我觉得他并不构成为一个圣人,他在仕途与气节之间徘徊,在人民与政府之间游移。然而,是乱世无章的史实成就了他。乱世之乱史,恰符合了杜甫复杂多变的心境。身值乱世,杜甫是如此幸运,又是如此不幸。

本文来源:http://www.qingyiyi.cn/article/6cF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