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增刊高考作文素材—轶事

时间:2022-07-18 08:17:57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XX年(一)

  豁达

  ”四人帮”倒台了。艾青被错划为右派的问题终于得到纠正。诗人感慨地说:”‘搞错了’3个字来之不易,每个字代表7年!但是,黑暗的一页毕竟结束了。在第四次全国文代会上,我只说了3个字:俱往矣!”

  (总220期)

  寻找理想

  作者:鲁先圣

  年夏天,20岁的沈从文决定离开湘西的丛林到更大的世界里寻找理想。他就告别了军队,搭上了去北京的列车。来时军需处给他的27块钱还没有到北京就花光了。在武汉,一位军人借给他10块钱,到了北京的时候,摸摸身上仅剩下7块钱了。

  此时他的大姐沈岳鑫和姐夫田真一正在北京,他就去找他们。

  姐夫问他:你怎么到这里来了?沈从文说:我来寻找理想。 姐夫十分惊诧:寻找理想?什么理想?沈从文说:想读书,写文章。姐夫听完十分钦佩,很赞赏地说:很好,很好,人家带了弓箭药弩到山中猎取虎豹,你赤手空拳带着一脑壳幻想来北京作这份买卖。我告诉你,既为信仰而来,千万不要让信仰失去!因为你除了它,什么都没有。

  (总446期)

  考古与外交

  美国驻以色列大使托马斯•希金,拜访了正在挖掘古物的考古学家,他深为考古学家揭示未知的精神所感动。

  他颇有感触地说:“考古和外交正好相反,考古要揭示未知的事实,而外交则是掩盖已知的事实。”

  (总81期)

  三个抄写员

  作者:青青

  黎锦熙(1890-1978)是我国著名的国学大师。民国头十年他在湖南办报,当时帮他抄写文稿的有三个抄写员。第一个抄写员沉默寡言,只是老老实实的抄写文稿,错字、别字也照抄不误,后来这个抄写员一直默默无闻。地二个抄写员则非常认真,对每一份文稿都先进行认真仔细的检查然后才抄写,遇到错字、病句都要改正过来。后来,这个抄写员写了一首歌词,经聂耳谱曲后命名为《义勇军进行曲》,他就是田汉。第三个抄写员则与众不同,他也仔细的看每一份文稿,但他只抄写与自己意见相符的文稿,对那些意见不同的文稿则随手扔掉,一句话也不抄。后来,这个人建立了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他就是毛泽东。

  (总313期)

  丘吉尔与熊猫

  英国首相丘吉尔头一回看见熊猫时,感到这种动物很有意思。只见那只熊猫仰卧在地,怡然自得,压根儿不理会这位叱咤风云的大人物,丘吉尔对它凝视良久,最后耸耸肩说:“真想不到,它竟是如此高不可攀!”

  (总6期)

  女王敲门

  阿尔倍托和妻子维多利亚女王感情和谐,但是也有不愉快的时候,原因就在于妻子是女王的缘故。

  有一天晚上,皇宫举行盛大宴会,女王忙于接见贵族王公,却把他的丈夫冷落在一边。阿尔倍托很是生气,就悄悄回到卧室去了。不久,有人敲门,阿尔倍托很冷静的问:”谁”敲门的人昂然答道:”我是女王。”

  门没有开,房间里没有一点动静。女王离开了,但她走了一半,又回过头,再去敲门。阿尔倍托又问:”谁?”女王和气地说:”维多利亚。”

  可是门依然禁闭.维多利亚气极了,想不到以英国女王之尊,竟然还敲不开一扇门。她带着愤愤的心情走开了,可走了一半,想想还是要回去,于是又重新敲门。阿尔倍托仍然冷静地问:”谁?”女王委婉温和地说:你的妻子。”

  这一次,门开了。

  (总98期)

  酒桶里的第欧根尼

  作者:华文才  译

  一个时候,哲学家第欧根尼(?–公元前323年)常常在大白天也点着灯走路。每当人们诧异地问他时,便回答说:“我正在找人。”这是在讽刺当时社会上没有一个真正配得上“人”这一称呼的有德行的人。

  亚历山大帝来到科林特市时拜记了这位哲学家,并且对他说:“你有什么希望都请讲,我可以满足你的一切要求。”爬进了自己所住的酒桶、正在晒太阳的第欧根尼说:“只希望请你向那边让开,因为你遮住了我身上的阳光。”

  亚历山大帝听了后说:“我若不是亚历山大的话,就想做第欧根尼。”

  (总8期)

  傻孩子

  美国第九届总统威廉?享利?哈里逊出生在一个小镇上,他是一个很文静又怕羞的孩子,人们都把他看作傻瓜,常喜欢捉弄他。他们经常把一枚五分硬币和一枚一角硬币扔在他面前,让他任意捡一个,威廉总是捡那个五分的,于是大家都嘲笑他。有一天一个好心人可怜地问道:“难道你不知道一角钱要比五分钱值钱吗?”“当然知道,”威廉慢条斯理地说:“不过,如果我捡了那个一角的,恐怕就没人有兴趣扔钱给我了。”

  (总13期)

  入门

  写作如何才能入门?作家海明威这样说:“你们须具有正确的观察力、由衷的态度、牧师的虔诚、海盗的勇气和作家的良心。具备了这些,你就入门了”

  (总14期)

  意外

  1948年纽约州长杜威和杜鲁门竞选美国总统,民意调查都显示杜威遥遥领先,必胜无疑。 选举之夜,杜威感觉胜券在握。当他开始准备庆功时,问他太太说:“你就要跟美国总统同床共枕了,感受如何!”

  “荣幸之至,”她回答,“简直等不及了。”

  可是开票之后,出乎意料的是杜威惨败,杜鲁门当选连任。 第二天早晨,杜威夫妇在旅馆里一边吃早餐,一边看报。杜威太太问她丈夫道:“请问,是我到华盛顿去,还是杜鲁门到这里来?”

  (总64期)

  低贱的工作

  有我们自己能使我们感到厌烦,别的东西都不能。即使做最低贱的工作也不一定会使人感到厌烦。

  钢琴家布兰杰忆述替她住所洗擦地板的杜华老太太说:“我想起她就有无限景仰。那年她80岁。有一天,她敲开我的门对我说:‘小姐,很抱歉打扰您,不过请您来看看地板,瞧,我把它擦得发光了。’

  “在我心目中,大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墓和杜华太太的成就不相伯仲。他们都尽力把所做的事做好,我曾向斯特拉文斯基提到此事,他说:‘你过奖我了,我做事有利可图。可是她,她只想把工作做好。’”

  (总88期)

  真诚的派克

  世界闻名的电影艺术家格列高里.派克来华访问。在上海的记者招待会上,一位记者提出了四十多年前的往事:“派克先生在中国人民危难的时候,向保卫中国同盟捐款,向中国人民伸出了热情之手。请问当时是什么原因促使你这样做的?”

  派克用最简短的四句话答复了这个最悠远的问题。

  第一句话:“本能。”

  第二句话:“感情的自然交流。”

  第三句话:“因为这是真诚的,而真诚的东西是不能分析的。”

  第四句话:“如果再遇到那样的情况,我还会照样做的。”

  全场寂静,无不动容。

  (总81期)

  XX年《读者》增刊高考作文素材—轶事(二)

  以势压人

  作者:尊贤

  年,德国出版了一本批判相对论的书,书名叫做《一百位教授出面证明爱因斯坦错了》。

  爱因斯坦闻讯后,仅仅耸耸肩道:

  一百位?干吗要这么些人?只要能证明我真的错了,哪怕是一个人出面也足够啦。

  (总81期)

  回 报

  作者:余郑华

  有一回,日本歌舞伎大师勘弥扮演古代一位徒步旅行的百姓,正当他要上场时,一个门生提醒他说:“师傅,您的草鞋带子松了。”

  他回答了一声:“谢谢你呀。”然后立刻蹲下,系紧了鞋带。当他走到门生看不到的舞台入口处时,却又蹲下,把刚才系紧的带子复又弄松。

  显然他的目的是,以草鞋的带子都已松跨,试图表现这个百姓长途旅行的疲态。演戏细腻到这样,这位大师确有其过人之处。

  话说回来,正巧那天有位记者到后台采访,看见了这一幕。等演完戏后,记者问勘弥:“你为什么不当时指教学生呢,他不懂得这演戏的真谛呀。”

  勘弥回答说:“别人的亲切关爱与好意必须坦然接受,要教导学生演戏的技能,机会多的是,在今天的场合,最重要的是要以感谢的心去接受别人的提醒,并给予回答。”

  (总184期)

  慧眼识才

  李鸿章曾带了三个人去拜见曾国藩,请曾国藩给他们分派职务。不巧曾国藩散步去了,李鸿章示意那三个人在厅外等候。不久,曾国藩散步回来。李鸿章说明来意,请曾国藩考察那三人。曾国藩说:“不必了,面向厅门、站在左边的那位是个忠厚人,办事小心,让人放心,可派他做后勤供应一类的工作;中间那位是个阳奉阴违、两面三刀的人,不值得信任,只宜分派一些无足轻重的工作,担不得大任;右边那位是个将才,可独当一面,将来作为不小,应予重用。”

  李鸿章很吃惊,问:“还没用他们,您是如何看出来的呢?” 曾国藩笑着说:“刚才散步回来,见厅外有三个人。走过他们身边时,左边那个低头不敢仰视,可见是位老实、小心谨慎的人,因此适合做后勤供应一类只需踏实、无需多少开创精神和机变的事情。中间那位,表面上恭恭敬敬,可等我走过之后,就左顾右盼,可见是个阳奉阴违的人,因此不可重用。右边那位,始终挺拔而立,如一根栋梁,双目正视前方,不卑不亢,是一位大将之才。”

  曾国藩所指的那位“大将之才”,便是淮军勇将、后来担任台湾巡抚、鼎鼎有名的刘铭传。

  (总223期)

  卡夫卡和小女孩

  1923年,德国作家卡夫卡在柏林街上看见一个小女孩,她因为洋娃娃丢了而哭泣不已。卡夫卡当时已奄奄一息,几个月内就死于肺痨。但这个凄凉的插曲并不是没有下文。卡夫卡对小女孩说她的洋娃娃走了,因为几分钟以前他碰见过她。他又说洋娃娃答应要给小女孩写信。以后几个星期,卡夫卡连续写信给小女孩,叙述洋娃娃在旅途中的新奇见闻。

  (总91期)

  XX年《读者》增刊高考作文素材—轶事(三)

  忠告

  著名影星索菲亚?罗兰向导演德昔加泣诉她的珠宝失窃。他开导说:“索菲亚,听着。我年纪比你大得多,我懂得人生一项真理,那就是–千万不要为不能为你哭泣的任何东西哭泣。”

  (总46期)

  只有一个缺点

  德皇威廉二世设计了一艘军舰。 他在设计书上写道, 这“是我积多年研究, 经过长期思考和精细工作的结果” , 并请国际上著名的造船家对此设计做出鉴定。

  过了几周, 造船家送回其设计稿并写了下述意见:

  “陛下, 您设计的这艘军舰将是一艘威力无比、 坚固异常和十分美丽的军舰, 称得起空前绝后。 它能开出前所未有的高速度, 它的武器装备将是世上最强的, 它的桅杆将是世上最高的, 它的大炮射程也将是世上最远的。 您设计的舰内设备, 将使舰长到见习水手的全部乘员都会感到舒适无比。 你这艘辉煌的战舰, 看来只有一个缺点: 那就是只要它一下水, 就会立刻沉入海底, 如同一支铅铸的鸭子一般。

  (总19期)

  舒伯特画的乐谱线

  音乐大师舒伯特年轻时极其穷困,可是对于音乐却孜孜以求。为了去听贝多芬的交响乐,竟然卖掉了大衣和上衣,他的狂热感动了他所有的朋友。一次,油画家马勒去看他,见他正为买不起作曲的乐谱纸而一脸愁容,便不声不响地坐下,从包里拿出刚买的画纸细心地画了一天乐谱线,当马勒成为著名画家的时候,他的弟子问他,您一生中对自己的哪幅画最满意呢?马勒不假思索地答道:“为舒伯特画的乐谱线。”

  (总87期)

  会见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荷兰被德军占领,荷兰流亡政府在伦敦设立总部。荷兰总理原来很少出国,几乎不会说英语。有次会见丘吉尔时,他刚刚看到丘吉尔就伸出手友好地说:“goodbye。”丘吉尔愣了一下,回答道:“先生,我真希望所有政治性会见都如此简短而且切中要害。

  (总32期)

  乞讨时间的人

  美国学者伯纳德•伯伦森是“文艺复兴”美术史权威。在他90岁生日前夕,朋友问他最珍惜什么,他说:“我最珍惜时间。我愿意站在街角,手中拿着帽子,乞求过往行人把他们不用的时间扔在里面。”

  (总23期)

  推开总统的手

  作者:沈岳明

  那年2月18日上午,冯•卡门受邀接受美国总统授予的第一枚科学勋章。按计划,总统要亲自向冯•卡门颁发勋章。当总统及其随从一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友人就向授勋地点涌去。双脚患关节炎、其时已81岁高龄的冯•卡门,摇摇晃晃地走到台阶前时,好像由于疼痛难忍,脚步突然停了下来。

  总统见状,迅速赶上去一把将冯•卡门扶住。冯•卡门抬起头来,看了看年轻的总统,然后将总统扶着他的手轻轻推开,微笑着说:“总统先生,人在走下坡路的时候是不用扶的,只有向上攀登的时候,才需要有人拉一把!”

  (总450期)

  请给我一张签名照

  作者:钟楚帆

  英费尔德是一名普通的波兰学生。他想在柏林求学,但每到一处都受到歧视.因此他想起了爱因斯坦—那位伟大的科学家。如果他愿意给自己写一封推荐信,也许情况会有所改变。

  英费尔德怀着试试看的心情求见爱因斯坦,并提出了请求,没想到爱因斯坦立刻就答应了。

  爱因斯坦为他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推荐信,并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英费尔德接过信,激动地说:“真是太谢谢您了!可是恕我冒昧,您能给我一张您的签名照吗?”

  爱因斯坦笑了,说:“好的,但我也有个请求。”英费尔德愣住了。

  “我可以送你我的签名照片,但你也得送我一张你的签名照片,这样才平等。”爱因斯坦说。

  很多年以后,谈起这件事时,泪水一下子涌出了英费尔德的眼睛。他说:“他的话让我感到平等,让我充满自信,并且成为我前进的强大动力!”

  (总461期)

  让心灵站立

  作者:阿明

  罗伯特、科赫是德国著名的医生和细菌学家。有一天,他被召到皇宫给国王看病。“你为我看病,不能像看别的病人那样!”国王说。“请原谅,陛下,”科赫非常平静地说,“在我眼里,病人都是国王。”

  (总238期)

  定位

  作者:卞毓方

  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城楼上,毛泽东以浓重的湘音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刹那间万众欢呼,礼炮齐鸣。然而,在这庄严而神圣的时刻,朱德却从毛泽东的身后悄悄走出。

  朱德为什么要离开他的位置?原来,城楼上空间狭小,他看到担当摄影任务的新华社记者为了拍下完整的画面,不得不把身子倚着汉白玉栏杆,一个劲地向后仰,向后仰。这样做太危险!朱德见状,赶忙一个箭步蹿了过去,牢牢抱住那位摄影记者的双腿。

  在朱德的帮助下,记者终于顺利完成了拍摄。而朱德本人,也就永久性地留在开国大典的镜头之外

  (总317期)

  挨打悟出的道理

  作者:普京

  小时第一次挨人揍,我感到很委屈,打我的那小子看上去像个瘦猴。不过,我很快便明白,他年龄比我大,力气也比我大得多。对我来说,这街头“大学校”第一堂课就使我得到一次重要的教训。我从中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我不对。当时,那孩子只是对我说了句什么,而我却很粗鲁地把他给顶了回去,那话简直能把人噎死。实际上,我这样粗暴是毫无道理的,因此,我就当场受到了应得的惩罚。

  第二,如果当时站在我面前的是个人高马大的壮汉,也许我就不会对他那样粗暴,而这孩子第一眼看上去瘦骨伶仃。当我吃了苦头后,我才明白不能这样做,才明白不论对谁都应当尊重。

  第三,我明白,在任何情况下,不管我对与否,就都应当是强者。可那孩子根本就没给我任何还击的希望。

  第四,我应该时刻做好准备,一旦遭人欺负,瞬间就应当进行回击。瞬间!

  此外,我明确意识到,不到万不得已,不能轻易卷入什么冲突。但一旦有什么情况发生,就应考虑无路可退,因此必须斗争到底。原则上说,这一公认的准则是此后克格勃教我的,但早在孩提时代的多次打架中我对此就已经烂熟于心了。

  此后,克格勃教我的还有另外一条准则:如果你不准备动武,你就不要拿起武器,不可随意恫吓人。假定你同谁发生了冲突,但在你最终决定“我现在要开枪”之前,你就不要操起武器。换句话说,不打则已,打则必胜!

  (总298期)

  难忘的一课

  以《人性的弱点》一书风靡全世界的励志作家戴尔•卡耐基有一次前往纽约长岛火车站搭车,看见约三四十名拄着拐杖的男孩正挣扎着走上阶梯,有个男孩还必须靠人抱上去,可是这些男孩却笑声不断。

  卡耐基对他们的笑声和快乐的心情感到好奇,便问孩子们的领队:“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你们这么快乐?”

  这位领队回答:“当一个孩子发觉他一辈子将是跛子时,最初会惊愕不已;但是等惊愕消失后,他也就接受了自己的命运,于是便要比一般正常孩子来得快乐一些。”

  这时,卡耐基不禁想向那群快乐的孩子致敬,因为他们教给他永远难忘的一课。

  (总156期)

  仁心

  作者:吴灯山

  日本一代名医曲直濑道三,二十二岁进入足利学堂研读经书。教授正文伯问他:“你以后是不是要以儒立身?”道三摇摇头说:“不,我将来立志学医,为困苦的穷人服务。”

  正文伯惊讶地问:“既然你立志学医,为什么跑来跟我学习经书?”

  “我是打算先学好儒家学说,再去习医。先在我心里存有仁民爱物的思想,这样在掌握医术以后,才可以仁心仁术。如果没有怜悯的心,光有高明的医术是没有用的。”

  三年后,道三从足利学堂毕业,接着辛苦习医十年。他精通儒、医两道,受到大家的信赖,被称之为“医学中兴之祖”。

  (总389期)

  XX年《读者》增刊高考作文素材—轶事(四)

  最好的报酬

  作者:魏国强

  弗莱明是一位穷苦的苏格兰农夫。有一天,当他在田里工作时,听到附近泥沼里有人发出求助的哭声,于是他放下农具,跑到泥沼边,发现一个小孩掉到粪池里,于是弗莱明把这个小孩从死亡边缘救出来。

  隔天,有一辆崭新的马车停在农夫家,走出来一位优雅的绅士。他自我介绍是那被救小孩的父亲。绅士说:“我要报答你,你救了我小孩的生命。”农夫说:“我不能因救你的小孩而接受报酬。”

  就在那时,农夫的儿子从茅屋的门走出来,绅士问:“那是你的儿子吗?”农夫很骄傲地回答说:“是。”绅士说:“我们来个协议,让我带走他,并让他接受良好的教育。假如这个小孩像他父亲一样,他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位令你骄傲的人。”

  农夫答应了。后来农夫的小孩从圣玛丽亚医学院毕业,并成为举世闻名的弗莱明?亚历山大爵士,也就是盘尼西林的发明者。他在1944年受封骑士爵位,且得到诺贝尔奖。

  数年后,绅士的儿子染上肺炎,谁救活他呢?盘尼西林。那绅士是谁呢?上议院议员丘吉尔。他的儿子是谁?是英国政治家丘吉尔爵士。

  (总230期)

  记住什么,忘掉什么

  作者:林治波

  经济学家孙治方和舞蹈家姿华筠,都是第5届全国政协委员,常在一起开会。

  一天,孙治方得知资华筠是著名学者陈翰生的学生,便主动告诉她:“你的老师是我的引路人。我是在他的影响下参加革命并且对经济问题发生兴趣的,我很感谢他。”后来,资华筠把这件事告诉了陈翰生,陈老师却说:“我不记得了。”

  资华筠以为老人年事已高,记忆模糊了,嗔怪地说:“人家大经济学家称您是引路人,您倒把人家忘记了?”

  不料,陈老师十分认真地说:“我只努力记住自己做过的错事–怕重犯。至于做对的事情,那是自然的,应该的,记不得那么多了。孙治方的成就,是他自己努力的结果,我没什么功劳。”

  一个铭记着自己的引路人,念念不忘别人对自己做过的好事,而只努力记住自己做过的错事。这种情怀与境界,非同寻常。

  (总320期)

  精神

  作者:张峰

  美国杰出的科学家德福列斯特,年轻时穷得身上只剩下一条旧裤子,于是,他写下了这样一条备忘录:“尽可能站着,这样,裤子就能耐穿到明年春天。”

  德福列斯特就是在这种艰难困苦中,矢志不渝,最终研制出世界上第一支三极管,为人类进入电子文明时代迈进了一大步。

  (总457期)

  不怪上帝

  作者:朱 芳编译

  阿瑟•阿什——美国著名的网球明星、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冠军——在一次输血时感染上了艾滋病,于1993年不治身亡。

  在阿瑟•阿什生前患病期间,曾有无数世界各地的球迷给他写信。其中有一位球迷在信中表示困惑:“为什么上帝对你如此不公,让你染上这样的病?”

  对此,阿瑟•阿什用如下一段话来回答:“全世界有5000万孩子喜欢网球,有500万在学习打网球,有50万在打职业网球,够资格参加巡回赛的选手有5万名,能参加大满贯赛事的是5000名,而在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上露脸的只有50名,闯入半决赛的是4名,最终的冠军争夺战在两名选手之间展开。

  “所以,当我终于过关斩将、手捧金杯时,我感谢上帝,同时也感谢自己。因为我相信事在人为,个人成就不是偶然的,有拼搏才会有一切。

  “如今,我身患绝症,我不怨上帝,也不怪自己,因为我知道有些事人无法左右,当不幸来临时,我们只能面对。”

  (总358期)

  俸禄的标准

  作者:剑东

  杜瓦尔是弗朗索一世的图书管理员。

  一天,有人出了一道题让他回答,他答道:“我不会。”

  “可是皇上是根据您的学识给您俸禄的呀。”那个人不怀好意地说。

  “说得没错,皇上给我俸禄的标准是根据我所懂的东西的多少,如果按我不懂的东西给我俸禄,皇上的全部财宝也不够支付我的。”杜瓦尔答道。

  (总465期)

  伏尔泰的鞋

  伏尔泰有一个随身佣人,可他有些懒惰。

  一天伏尔泰对他说:“懦塞夫,快把我的鞋子拿来。”

  佣人很快把鞋子拿来了。伏尔泰一看惊呆了:鞋上布满了尘土。他问道:“你怎么早晨忘了把它擦擦?”

  “用不着,先生,”懦塞夫平静地回答道:“路上尽是灰尘,两个小时以后,您的鞋子不又要和现在一样脏了吗?”

  伏尔泰微笑着穿上鞋,不吱声地走出门去。佣人在他身后跑步追上来:“先生,慢走!钥匙呢?”

  “钥匙?”

  “对。食橱上的钥匙。我还要吃午饭呢。”

  “我的朋友,吃什么午饭呀!两个小时后,你不也将和现在一样吗?”伏尔泰道。

  (总220期)

  声名值几多

  记者问华特•狄斯尼成名后的滋味。

  他答称:“要看足球赛,可藉声名之助订到最佳座位,这滋味当然不错。可是要拍一部好电影,要在玩马球时打一杆好球,或者要我女儿听话,声名却毫无帮助。不论声名多大,跳蚤也不肯放过我家的狗。要是身为名人而强不过几只跳蚤,做名人就没有什么了不起。”

  (总89期)

  女神的门开了

  作者:林永祥

  瑞典化学家塞夫斯特穆在1830年发现了元素钒。对这一重大发现,他以轻松风趣、科学童话般的语调写道:“在宇宙的激光角,住着一位漂亮可爱的女神。一天有人敲响了她的门,女神懒得动,等着第二次敲门,谁知这位来宾敲过一次就就走了。她急忙起身打开窗子张望,是谁家的冒失鬼呀?她自言自语说:啊,一定了维勒!如果他再敲一下,维勒不是就见到女神了吗?过了几天,又有人来敲门,一次敲不开,继续敲下去,女神开了门,是塞夫斯特穆,他们相晤了,元素钒便运用而生。”

  这是塞夫斯特穆写给另一位科学维勒信中的一段话,在幽默、友好中饱含深刻的哲理。

  (总190期)

  批评就像洗个澡

  作者:邰启扬

  有人问美国华尔街40号国际公司前总裁马修•布拉:“你是否对别人的批评很敏感?

  他说:“早年,我对这种事情非常敏感。我急于要使公司里的每一个人都认为我非常完美。要是他们不这样想的话,就会使我忧虑。”

  “只要一个人对我有一些怨言,我就会想法子取悦他。可是,我做讨好他的事,总会让另外一个人生气。等我想要补偿这个人的时候,又会惹恼其他的人。

  “最后我发现,我越想讨好别人,就越会使我的敌人增加。所以,我对自己说:只要超群出众,你一定会听到怨言,受到批评,还是趁早习惯。这一点对我大有帮助。

  “以后,我决定尽自己的最大能力去做,而把我那把破伞收起来,让批评我的雨水从我身上流下去,而不是滴在我的脖子里。”

  (总450期)

  春心不死

  作者:王玉北

  楚辞专家文怀沙年过九旬,还难以割舍那辆自行车。他说:“人活得自由自在是第一位的。你坐在汽车里见一妙龄女子,能观而品之吗?而我则能下车驻足观望,直到她消失为止。《诗经》首篇就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我虽有心无力,但凝视两眼总可以吧。”

  他的遗嘱非常简单,把骨灰顺着抽水马桶冲下去。夫人问他:“青山绿水皆可埋骨,为何做此选择?”文怀沙回答:“骨灰与粪便合成有机肥料,可以肥田美地。”

  有人问:“你那么多儿女将来怎么祭奠你?”文怀沙回答:“他们对着大地上的高梁或者玉米鞠躬就是了,那就是我。”

  (总346期)

  精彩比喻

  作者:王顺才  辑

  年,苏联著名教育家加里宁在一次会议上作报告。当时,有些农民对工农联盟的重要性不甚理解,向加里宁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什么对于苏维埃政权来说更珍贵,是工人还是农民?”对此,加里宁提高嗓音反问道:“对一个人来说什么更珍贵,是左腿还是右腿?”

  农民们听了以后欢呼起来,掌声经久不息。

  一个精彩的比喻,往往比长篇大论地阐述一个深奥的道理更能让人理解,更能让人信服。

  (总351期)

  不怕批评

  作者:李牧华

  1923年,海明威的第一本小说《三个故事与十首诗》出版了,只印300本,受到批评;隔了一年,另外一本《在我们的时代里》出版了,印了1735本,只卖掉了500本,又遭到批评;第二年推出《太阳照样上升》,突然非常轰动,一下子卖掉了26000本,还是遭到批评。

  1954年,海明威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当时也有人批评他最轰动的小说《战地钟声》粗糙紊乱,《老人与海》单调无味。可是,海明威仍然我行我素,写作不辍。

  (总123期)

  特蕾莎修女的回答

  作者:剑气箫心

  特蕾莎修女经常会给人们提出一些意想不到的建议和忠告。有一次,一群美国人来到加尔各答拜访她,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是人事教育工作的。在访问的过程中,他们请她就如何与自己的家人相处提一些建议。

  “对你的妻子微笑,”她对他们说,“对你的丈夫微笑。”听了特蕾莎修女的回答,这群美国人感到非常惊讶,因为,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个一直困扰看他们的难题,竟会被他们眼前的这位一直独身的修女用两句话就化解了。也许正是出于这个原因,他们中有一个人忍不住问道:“特蕾莎修女,请问您结婚了吗?” “哦,是的。”她答道。闻听此言,在场的美国人顿时大吃一惊。看着他们惊讶的神色,特蕾莎修女微笑着继续说道:“但是有时候,我发现对耶稣微笑实在是太困难了,因为,他的要求实在是太苛刻了。”

  (总373期)

本文来源:http://www.qingyiyi.cn/article/amK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