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重的《开学第一课》

时间:2022-07-18 00:09:28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据完作业的孩子反应:昨天,各个学校都给孩子们放映了星期一晚央视一套播出的专场晚会《开学第一课》,语文老师都给他们布置了一篇课后作业叫“开学第一课观后感”。就这样一篇观后感却像一块巨石压在了孩子们的心头,满嘴的“压力山大”,令人匪夷所思。。。

  “观后感”近似于“读后感”。不同的是前者是“观”。指的是有人讲给你听,演给你看;后者是“读”。是通过自己阅读来感受所读文章中的人和事。相同的都是“感”,重点也在于“感”。“观后感”和“读后感”是通过“观”和“读”的过程,来激发自己对人和事的感想和认识。可以就一点发表议论,阐明自己的认识和观点;也可以就整件事发表议论或阐明观点。怎么看的就怎么想,怎么想的就怎么写,正像我们平时对某件事随意发表议论一样,谈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就可以了。

  可,为什么到了孩子们这里,一篇“观后感”就变成了一座大山了呢?

  有句俗语说“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我相信,在观看影片的时候,很多孩子都在看热闹,而没有思考为什么片名定为“开学第一课”?《开学第一课》中为什么安排了那么多名人在课中讲述自己的故事?所有的课为什么用“美”字来串联?“美”字的定义是什么,广义又是什么?孩子们假如认真观看,稍稍思考,能够找出任何一个“为什么”的答案,这样的读后感就不会变的如此沉重了!

  另一个,孩子们的书写表达能力太缺乏练习。平日里,安排孩子们写写日记,练练笔,孩子们会找出一万条理由拒绝推诿,正是因为平日里太多的“偷工减料”,才直接造成了如今书写表达功夫上的太多缺失。一到写作文要么临时抱佛脚,要么东拼西凑,应付“公事”。加上学校的作文课批改不严肃,也不严密。标点错误,错别字,病句不能得到及时纠正,时间一长,孩子们就会养成一种应付了事,草草了事的坏习惯,写作不成为“压力山大”才怪呢!

  再就是孩子们缺乏思考,缺乏积累。

  昨天下午,我曾跟一个孩子谈过,“脑袋是越用越聪明,而不是越闲越聪明”。因为人脑组织每天都会新陈代谢,每天都会死亡上亿个脑细胞。如果死亡的这些脑细胞属于自然死亡,那就说明这个人很笨;如果死亡的这些脑细胞属于用脑累死的,恭喜你,说明这个人很聪明。人是高级动物,不动脑怎么能行呢!

  孩子们的课本上都很多好文章,孩子学过了,不等于记住了。要举一反三,熟读熟记。像观后感读后感这类的课文有很多,比如张抗抗的《感悟珍珠港》;秦林芳撰写的《孔乙己:在过去和未来之间》都是非常典型的观后感读后感范文。孩子们读过了,学过了都应该思考一下,作者是如何开头的,为何这样写,这样写有啥好处 ,作者在文章中是如何围绕主题发表议论的?

  “先读别人的文章,再写自己的文章”这是学写作文过程中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孩子们都应该尝试一下,有百利无一害。

  看着孩子们心情那么沉重,我是又爱又恨。爱的是孩子们知道有压力了;恨得是孩子们没有发挥好自己大脑的智慧和作用!

  人生之路很漫长,会有好多“开学第一课”。但愿孩子们能够把握好自己,迈过“开学第一课”这个坎,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只有上好每一节“第一课”,才有可能写好自己人生这篇文章!

本文来源:http://www.qingyiyi.cn/article/R1D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