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蜚山考察报告

时间:2022-07-17 23:49:00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一、考察目的:

  引导青少年实际参与到清洁社区卫生、保护水资源的行动中来,提高他们的环境意识,促进青少年对“保护环境”的理解和参与。

  二、考察方法:

  (一)到大蜚山进行实地考察。

  (二)走访大蜚山周围居住的老一辈人和管委会有关人员。

  (三)查阅有关资料。

  三、考察结果:

  大蜚山是仙游境内的五大山脉之一,自古以来就被称为仙游的天然屏障。它从九座山走来,“蜿蜒百里,矗为大蜚、小蜚二峰”,极像一只张开双翼的凤凰从遥远的天外飞临仙游县城,凤凰站立的脚下是那条奔流了上千年的母亲河。

  我们自然兴趣小组查阅《仙游县志》、《仙游名胜古迹》和《仙游古今》等历史资料书籍,并利用双休日拜访了住在蜚山周围的老一辈人,了解到了有关蜚山的历史和地理地貌的特征的许多史实,还走访了大蜚山管委会,受到了管委会蔡主任热情接待,他向我们详细介绍了大蜚山森林公园的开发情况和规划远景,我们小朋友还就大蜚山的生态环境保护等问题请教了蔡主任。并在老师的指导下两次实地考察了大蜚山,历时一个学期,现就考察结果报告如下:

  ㈠历史沿革  大蜚山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它远在唐代就闻名于世,历代骚人墨客纷纷吟诗作赋,极力把大蜚山当作倾国美人加以颂扬。相传昔日蜚山曾有“十八胜境”,现残存于志书上的仅有九龙岩、附凤岩、清水岩、西来岩、白云岩、蜚山岩和富洋院道场诸胜。

  翻开宋、清诸朝仙游县志,触目皆可看到先贤们是如何费尽笔墨写仙游。旧志说“仙游北枕瀑布,南带仙溪,水绕山蟠,面势环翕,具东南壮色”,且“据莆上游,西北接泉福,南距大海,林壑美、泉石饶,山川竣秀雄丽,薮泽襟连,原隰鳞次,山高而水清,地固而田沃……”并发出“碧山如画溪吟眸,信是神仙此地游”的赞美之辞。

  的确,在我们所能见到的故籍里凡论述仙游的山川形胜时古人无不把仙游千百年的文明史与仙游的溪山形势相提并论,仿佛那巍峨竣秀的大蜚山就是仙游文明的发祥之地。从已发掘的史料表明,自从唐开科举以来,仅仙游一县就有六百多名进士,宋代《仙溪志》曾述道:“仙溪地方百里,科第蝉联,簪缨鼎盛,甲于他邑。”地灵人杰,自古皆然。于是大蜚山便成为先人们心目中钦敬的风水神山,千百年来人们对大蜚山寄托了一个沉甸甸的期望。

  ㈡大蜚山得名由来  大蜚山因形似飞凤,又名“飞山”,大飞居右,小飞居左,二峰并峙,形势耸拔飞动,古人称它是“异域飞来之峰”。大飞山下有钟鼎山,小飞山以北是将军山,山上有九龙岩和九龙潭诸胜。

  ㈢大蜚山名胜古迹  大蜚山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它远在唐代就闻名于世,历代骚人墨客纷纷吟诗作赋,极力把大蜚山当作倾国美人加以颂扬。相传昔日蜚山曾有“十八胜境”,现残存于志书上的仅有九龙岩、附凤岩、清水岩、西来岩、白云岩、蜚山岩和富洋院道场诸胜。

  大蜚山最引人注目的当属九龙岩。九龙岩位于瀑布山,从水磨坑穿涧攀崖而上,“飞泉洒雪,声聒入耳,下注为潭,若冰壶之贮秋月。”

  瀑布山下为九龙潭,“泉飞石壁,迅驶奔注,潴之为潭”,九龙潭汇合二飞麓之水,经水磨坑诸涧注入木兰溪奔向大海。如今,将军山下又耸起一道拦河大坝,九龙岩水库把九龙潭涓涓细流汇成一座平湖,滋润山脚下万亩良田,也为这千年古迹添了无限生机。如果你有幸登临飞山绝顶,定会如同古人一般感受到苍穹下迥荡的那股凛凛正气,今人古人同此情怀。

  ㈣开发大蜚山,保护自然环境   大蜚山以森林为主要景观的森林旅游业是世界各国有效保护森林、改善人类生活环境而兴起一项独具特色的旅游业。建设森林公园具有不可替代的多种功能,被公认为社会文明、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和生态意识的提高,崇尚自然,回归自然,返朴归真已成为当代人类越来越强烈的愿望和追求 。森林旅游正逐步成为国内外民假日消费的首要热点。

  大蜚山森林公园的开发建设得到了中共仙游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明确指出了“大蜚山是仙游的风水山,是一片未被开发的处女地,是一块充满魅力的投资热土。是今后经济发展的一个亮点。但经发建设需要一个较长的历程,是未来子孙后代共享的一块乐土。开发潜力巨大的大项目。”并把建设大蜚山森林公园纳入政府工作议事日程,同时赋于开发森林公园的多项优惠政策,更重要的是大力开发建设大蜚山森林公园已在全县上下达成共识,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大力支持,这些都为大蜚山森林公园的建设发展 尊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保护建议:

  (一)尽快对大蜚山森林内的坟墓进行迁移。

  (二)设立森林线路图和景点图,增加基础设施的投入。

  (三)多植树造林,多引进国内外名贵树种。

  五、收获与体会:

  通过此次活动,使我们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初步学会了野外调查的方法与步骤,锻炼了我们的意志,培养了我们对大自然的兴趣,增强了我们对环境保护的知识。

本文来源:http://www.qingyiyi.cn/article/iKC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