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一首诗初三说明文三篇

时间:2022-07-17 21:01:44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篇一

  我读过许多的诗,多的就像天上的星星,数不胜数,但也不是所有的都喜欢,我最喜欢的一首诗是《墨竹图题诗》。

  一看题目就知道是写竹子的,可是这一篇不仅是把竹子的外貌和形态写出来,它还有与众不同的地方,下面也就让你也欣赏一下吧!“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怎么样,写的不错吧。这首诗是一位清代诗人郑燮写的,这首诗虽然题目有竹子,可是诗中却只有一句话是写竹子的,“衙斋卧听萧萧竹”,这句诗中“萧萧竹”是风吹动了竹子,发出的萧萧之声,在一般人看来是没有什么,可是这句话也是在为下文做铺垫。作者接着就联想到了百姓啼饥号寒的怨生,这让他晚上思绪万千,夜不能寐,白天还为老百姓奔波。可是这样又不是长久之计,只能让百姓暂时过上安稳的日子,于是他上书请示,让上面也了解民疾苦。可是郑燮却等不了,看不下去民间的穷困潦倒,痛不欲生的样子,还没等上级批复,毅然决定打开官仓,并找了许多官员,做了许多粥,给老百姓解除饥饿。就因为他心急,因此得罪了上级,还被罢了官。这正应了诗的后两句“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事后朋友说他糊涂,

  它却写“难得糊涂”四字表明自己的态度,他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县官,却把百姓的疾苦放在前面,宁可不做官,也要救老百姓,这种好官真是少见,他这种以百姓之苦为己任的胸襟,以及任风雨来袭,我自岿然不动的气概很令人敬佩。

  在古代还有一些官是为老百姓着想的,例如西门豹利用“河伯娶媳妇”事件为百姓破除迷信,并惩治了三老。还有黄霸,奉公守法,以廉为本,得到了百姓的拥护,最后从小史升到丞相之位,继续为百姓分忧。

  在我们身边也有许多好官,他们都为了他人,不顾自己的精神。

  篇二

  从小到大,我读过许多诗,有李白的《静夜思》、《赠汪伦》、《望庐山瀑布》,有杜甫的《绝句》、《春夜喜雨》,还有杜牧的《山行》……这些诗中,我最喜欢的一首诗是《游子吟》。

  还记得,刚开始我只会背诵这首诗,对它的意思并不太理解。后来,通过一件事,我对这首诗有了新的认识。

  一天下午放学,老天爷忽然下起了大雨。我和姐姐都没有带雨具,只好在学校门口等妈妈来接我们。等了好久,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我们面前了。是妈妈!妈妈穿着雨衣来接我们了。妈妈一到我们身边,就让我蹲在前面,姐姐坐在后面。我们就这样准备回家了。可是,雨下得太大,才一眨眼的功夫,姐姐就说:“不好了,我的衣服都淋湿了。”

  妈妈一听,立马停下来,说:“小峰,你下来,也去坐到后面吧。”

  “那不是太挤了吗?”

  “挤就挤会吧,我把雨衣给你俩,你俩就不淋雨了。”

  我和姐姐一听,异口同声地说:“不行,这样的话,您全身就都湿了。”

  “别说了,快点坐到后面去。”

  说着,把雨衣一脱,盖到我俩身上,就赶紧骑车走。

  雨越下越大,妈妈的头发,脸上,身上都被雨水淋透了。

  到家后,我和姐姐赶紧接盆热水,让妈妈洗洗,换换衣服。妈妈却非要我俩先洗。

  听着妈妈的话,望着“落汤鸡”似的妈妈,我的眼眶不由得红了起来,泪水也在打着转。这时,我想起了“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妈妈对我们的爱,我们真得是怎么也报答不完的。

  这就是我最喜欢的一首诗到,诗里不仅充满着妈妈对我们的爱,而且还充满着我们对妈妈的爱。

  篇三

  田园诗,抒情诗,而我最喜欢的一首诗是描写田园秀丽风景的田园诗,我对什么诗不感兴趣,偏偏对田园诗情有独钟。就是(村居)。

  高鼎写的村居,让我非常喜欢,为什么呢?当我知道这首诗的意思时,让我非常怀念小时候的事情,每当朗诵道“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我就联想到春姑娘挪动着缓慢的脚步悄然而至,绿草茂盛,黄莺飞舞,正是二月早春,轻拂堤岸的杨柳沉醉在烟雾之中。拂,醉,把静静屹立在河边上的柳树拟人化了。“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乡间的孩子们放学回来的早,一个个借着东风愉快地放起了风筝,这首诗表现出孩子们的天真烂漫,也衬托出春天的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景象。

  有一次,补习班的老师让我们写儿时的作文,听完这句话,我立即联想到高鼎的村居,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只要写儿时的作文,我就会义无反顾地用它,我觉得引用村居这首诗是最能表达小时候的乐趣,之后,无论我写什么作文,都会让它来当“主角”。每写一篇,我就会无限向往小时候。

  写完一篇后,我就会细细的赏析。只要一读这首诗,我就会想起诗人好像饱览了美丽春景,一起分享孩子们放风筝时的快乐,草长莺飞把春景写活了,人们仿佛感受到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的气氛。第二句。原野上的杨柳,轻轻拂扫着堤岸,春日的大地艳阳高照,烟雾迷蒙,杨柳少女左右摇摆着。

  三四句描写的是人物活动,一大群活泼的儿童在大好春光里放风筝,他们的欢声笑语,是春天更加朝气蓬勃。

  这就是我喜欢的诗。你们呢?

本文来源:http://www.qingyiyi.cn/article/CKa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