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与战争的作文1200字

时间:2022-07-18 05:55:07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第一篇】

  用人间的爱去爱,我们可以由爱转为恨;但神圣的爱不能改变。无论是死还是什么东西都不能够破坏它。它是心灵的本质。

  这一句话,是《战争与和平》中的经典句。列夫·托尔斯泰的这本巨着,用极其平和的语调,流露出了对时代和人们的悲悯。

  “我倒下了么……我只知道,我再也不用举着旗子奔跑……再也不用为战争而烦恼了……”安德烈公爵静静地躺在地上。这是战争,为了信仰而有的战争,也许帝王以为这只是一场有关荣辱的如同过家家般的战争的话,那么就错了。如果只是认为受了屈辱,而不和拿破仑议和的斗争,就不是战争了,别人在战场上流血牺牲,而帝王却很无耻的说上一句,“我将准备酒肉。你们准备战争。”这一点,是最令人痛惜的。帝王——是历史的奴隶。那么,真的是吗?别人在牺牲,他可以说出这种话。

  “桥炸掉了吗?”军官发问。“当然。”另一个军官洋洋得意地说。“代价是多少?”“不值一提,两伤一亡。”军官无所谓的耸耸肩。看到这里,不由自主地捏紧了拳头,有这样把生命当做是儿戏一样吗?但是转念又想,这不就是战争吗?死伤是肯定要有的,可是,这种将生命当做儿戏,漠不关心他人死活的事情,不就是只有军官阶级的人才做得出来的么?今日,在战场上,你冲锋陷阵,明天的今时,你就有可能沉睡在这个洒满了鲜血的修罗场。

  战争本就是丧失人性的最野蛮的行为,为何还要想到什么爱、诗、哲学等人类最文明的东西呢?我认为这句话说的一点都没有错。已经是为了信念组成的不是战斗的战争,再谈到美好的东西,正是抵触的东西。但是,我又认为,在这时候,谈谈这些美好的东西没有错。说实话,本人是很佩服彼埃尔的。在任何情况下,温和却不懦弱。他看上去,是一种美好的结合。在最危难的时候,想到的不是绝望,而是美好的余辉。摇身一变成为别霍斯夫公爵的他,人生充满了戏剧性。

  这一部穿插在上流社会,不局限于一隅的小说,场面的波澜壮阔,是他成为经典的原因。里面的人物个性鲜明,让人难以忘怀。彼埃尔、安德烈、尼古拉等等,仿佛只要穿越时空,仍然可以触摸到,那些热血,那些真正的悲伤以及对未来的希望,就这样展现在人们的眼前。生下来,人的各种欲望、丑恶一面尽情展现。情欲、贪欲,更多。库图拉夫也是一样,毫不在意地听别人说他是独眼龙,在军事上,兢兢业业,为国家效忠,尽犬马之力。最后,却因为别人的不满,军权移交。却竟然只呢喃一句,“我的时代,终于过去了……”。也许,就像列夫·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所说:每个人都会有缺陷,就象被上帝咬过的苹果,有的人缺陷比较大,正是因为上帝特别喜欢他的芬芳。也许他是被上帝咬得特别多的那个苹果,所以,他是最被上帝所最爱的那人。

  和平的前奏,总是需要流血和牺牲换来。明天太阳是否能依稀升起,没有人知道。狭小的车间中,娜塔莎和安德烈互相人性的宽恕。当战争结束,拿破仑的时代彻底过去,奥军取得胜利的时候,所有人都知道,真正的黎明,终于来临了。是的,来临了,经过战争的洗礼,这和平的曲调奏响之时,那旋律格外的欢快和动人。

  婚礼举办,生儿育女,这是人之常情,这是真正的和平时代了。最后一句话,让人感触颇多:我所能做的,只不过是令爱我的人都感到幸福。那是小尼古拉的感慨,那个十五岁的瘦削少年所说的话。是的,既然已经和平了,我们所能够做到的,只不过是爱我的人都感到幸福而已。

  【第二篇】

  历史长河掀起万丈波澜,一波又一波,把战争的海水,冲进我的记忆之中。

  隐隐约约中我听见,人们对和平的呼唤。

  在我的记忆中,勾勒出悲惨的“南京大屠杀”的画面;浮现出“火烧圆明园”的景象;描画出惨不忍睹的“九八一事变”。1931年9月18日夜,驻扎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经过精心策划,炸毁沈阳北郊附近柳条湖的一段铁路,反诬是中国队破坏。日军以此为借口,炮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攻占沈阳城。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八一事变”。

  不屈的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纷纷组织起抗日义勇军,抗击日军。日军进攻黑龙江嫩江桥时中国军队顽强抵抗,与敌人展开激烈的白刃战。在东北军民的打击下,日军一度被迫撤退。嫩江桥抗战显示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敌,渴望和平的精神。

  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各国人民和平的象征。但那令人毛骨悚然的第二次大战又是为何而起?

  国春秋时期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的老子说过:兵者不祥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然谈为上。乐杀人者,则不志于天下。

  难道说那一场震惊世界的“南京大屠杀”也是“不得已”吗?那些丧失心病的日军还在南京集体枪杀中国平民,这就是“乐杀人者,则不志于天下”吧!

  我是中国人,我们是中国人。何为中国人所需?——是和平,不是战争。是安宁,不是战争。是幸福,不是战争。

  战争与和平,我们毅然选择和平。和平,是安宁的基础;和平,是幸福的来源。

  我们渴望和平,千千万万的中国人渴望和平,全球人的渴望和平。

  耸立在联合国中部花园内的是1988年卢森堡赠送给联合国的一宏伟雕塑——“打结的手枪”。枪管被打上一个结,扭成麻花状,这一雕塑的含义很明白:那就是制止战争,禁止杀戮。

  在战火纷飞的时代,人们渴望和平;在和平安宁的时代,我们享受和平。是的,和平,是千千万万条生命的呼唤;不错,和平,是是一波又一波战争的结束。——我们渴望和平。

  当和平鸽飞向天空的时候,是中华人民激动人心的时候,是世界同胞心情奋激的时候是世界每一个灵魂充满希望的时候。

  和平,是全球六亿多人的梦想,让我们续写和平的历史吧!

  我们渴望和平。

  我们呼唤和平。

  我们热爱和平。

  相信,在长久的将来,不再会有战争。那个战火不断的场面,不会再出现。因为——

  我们热爱和平。

本文来源:http://www.qingyiyi.cn/article/Vq8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