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讲:作文指导的心理问题

时间:2023-01-23 09:16:0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甲:前几次,我们分别从儿童作文心理发展的动因和儿童作文心理过程两个角度对小学生的作文心理作了些探索。其间也都谈到了怎样依据这些心理特点和心理规律,改革我们的作文教学。为了进一步认识儿童作文心理规律,今天我们将开始从作文教学过程的角度,对儿童作文心理作些综合性的研究。

  乙: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作文教学“要重视作文的指导和讲评。”袁老师,我们就着重探讨一下怎样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改革作文的指导和讲评吧。

  (一)研究儿童作文心理 改革作文指导

  甲:好,今天就谈作文指导的心理问题。作文指导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是指贯穿在语文教学中一般性的指导;“狭义”是指在作文课上的现场指导。现场指导又有作前指导和作后指导之别。作后指导就是作文讲评。我们以后再专题讨论,今天主要讲讲作前指导。

  我们知道,写作不仅是运用语言文字的过程,而且是对生活进行思维加工的过程。前苏联心理学家科瓦廖夫在《文学创作心理学》中指出:“任何创作过程都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个体在反映现实的过程中积累生活印象,舍此,任何创作都是不可思议的;第二,对这些印象进行创造性加工和把这项工作的成果用语言表现的形式投射出来。换句话说,创作过程不是别的,而是双重的变换过程。”这个“双重转化”的心理过程,也是一般写作的心理过程,即:首先是客观现实生活向作为认识主体的作者头脑的转化。这是从事物向认识的第一重转化,即由“物”到“意”的转化;其次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向外部言语的转化,即由“意”到“文”的转化,这是由认识到表现的第二重转化。

  乙:小学生作文是一种写作训练,其心理过程也是“双重转化”的过程。联系到学生动笔行文前的作前指导课来说,学生则是以萌发作文动机,回忆表象、情绪开始,进而按老师提出的要求构思文章、运笔行文的。显然,作文指导课上,学生作文心理主要处于第二重转化上。也就是由“意”到“文”的转化。

  甲:在这第二重转化的过程中,学生要对记忆库房中的材料通过回忆而激活呈现;要运用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系统化、具体化等思维活动进行思维加工;还要将思维活动的结果用语言文字外化出来。因此,作文指导如何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则是作文指导课要研究的一个关键性课题。而作文是一种有规则的思维活动,具有综合性特点,即需要多方面的知识,多种能力。所以,作文指导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和训练学生驾驭文宇的能力和思维能力。

  传统的作文指导比较侧重字、词、句、章方面的知识与技能的训练与培养,对于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则相对忽视。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当然需要一定的知识做基础,但最主要的还是在写作中学会写作。瑞士教育家佩斯塔洛西认为,教学的主要目的与其说是让学生积累知识,不如说是发展他们的智力和心理能力。这一观点在作文指导中已越发显示出它的价值。作文指导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别是思维与言语的特点组织教学,通过立意、选材、布局谋篇等方面的训练,有计划地发展学生的作文心理水平。

  从这样的认识出发,作文指导还必须考虑要更多地注重学生心理的阶段性特点,激发学生的内部动因,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乙:袁老师,归纳起来,是不是可以这样说,为了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作文指导应顺应学生作文的心理过程、心理特点,着重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第一,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

  第二,开拓学生作文的思路;

  第三,有重点地指导语言文字训练。

  甲:我看是可以这么归纳。

  到底为什么进行作文指导?指导什么?怎样指导?目前还没有公认的成套的成熟经验。作文指导到底是细些好,还是粗些好?

  细到什么程度,宽到怎样的地步,也还是众说纷纭,各执一词,都有正确的方面,都已总结出许多行之有效的办法。我们在各自的教学实践中,都可以从实际出发,选择吸收。但最基本的,我们认为应该着重抓住“激发欲望,打开思路,重点指导”三个方面。

  我们先谈谈“激发学生作文的欲望”。

  (二)激发儿童作文欲望

  甲:激发学生作文欲望,是调动儿童作文心理动因的问题。这在前些时候,我们已进行了专题讨论。激发学生作文的欲望,涉及到他们求知的需要、求成的需要和交际的需要等诸多方面。激发学生作文欲望、培养写作兴趣的工作应贯穿作文教学的全过程。

  就作文指导课来说,更应该重视这一点。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就明确提出:“作文前的指导,主要是启发写作的兴趣”。

  乙:在作前指导课上应该怎样激发欲望、培养作文兴趣呢?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儿童往往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俄们应根据儿童这些心理特点,精心设计教学,着力培养积极情感,使指导课生动活泼,情趣浓烈,课堂里始终充满着积极的情绪生活。

  甲:为了激发学生的作文欲望,使学生在指导课上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林力平老师曾经这样执教了一堂作文指导课。

  教学片断一

  甲:从培养积极情感,调节作文情绪,来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激发写作欲望,林力平老师的这一节课是独具特色的。

  我们知道,情绪具有情境性的特征。环境影响是产生情绪的重要信息源之一。在林老师执教的这节课上,如果教师采用常规的做法——在黑板上挂出一张事先画好的图片,学生的情绪就会不很高涨。而林力平老师却采取了当堂在黑板上作画的方式,几笔一勾,一个个形态奇异的仙人掌。仙人球就魔术般地出现在黑板上了。这样,环境影响一变化,学生的情绪就被很好地调动起来了。你看,林老师作画时,学生一个个全神贯注、目光炯炯;老师要求大家描述仙人掌的形态时,言者兴致勃勃,听者津津有味。回忆、思考、表达的欲望,不是被很好地激发起来了吗?

  乙:从这一节课中,我还感到,林老师能巧妙地运用对学生的奖励和批评。譬如,在要求学生口头描述给自己印象最深的,但黑板上没画的仙人掌时,林老师采取的做法是,谁描述得具体、说得像,说出了那种仙人掌的特点,别人听了,能在头脑里想象出它的形态,老师就当场把他讲的那种仙人掌画出来。

  这是一种多么有意思的奖励啊!这种做法顺应了学生好胜的心理。可以想到,为了能得到老师这种别具一格的奖励,他们竭力回忆,积极思维,努力作具体描述,作文积极性得到了很好的调动。

  甲:为了培养积极的作文情感,让作文指导课中充溢积极的情绪生活,激发作文的欲望,像丁文秀老师那样自编谜语,引导学生猜谜,指导学生观察事物,练习说话写作;像梁旭燕、孙艳老师那样采取“欣赏音乐、想象作文”的方法,亲自弹琴,引导学生欣赏乐曲,展开想象,练习表达;像张志敏。朱雪梅老师那样选用学生喜爱的玩具,运用迁移的规律,让学生观察、模拟……等等。这些新意盎然的教学设计,对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都是具有心理学意义的。

  乙: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任何人不管做任何事,都出于自己的需要。我们的作文指导如能顺应学生心理,着力于引发儿童产生作文的种种需要,就能激起他们作文的欲望。

  譬如,苏其顺老师执教过这样一节作文指导课。

  教学片断二

  乙:在这一节作文指导课上,苏其顺老师引导学生先跟着老师学习做小实验,再根据老师提供的材料自己动手、动脑设计小实验,通过实验和观察认识了磁铁的一些特点。这些特点是自己原来不知道的,内心萌发了一种获得新知的欢愉。小实验是自己设计的,实验成功了,内心又获得了成功的满足。因此,一种“鸣发内心感受”的需要油然而生。在这样的心理基础上,苏老师适时提出了作文要求,学生作文积极性得到了很好的调动。

  甲:在作文指导实践中,为了激发学生作文的欲望,往往是既要培养积极情绪,又要激发作文需要。让我们再来回忆一节包红萍老师设计、执教的一年级说话指导课吧。

  教学片断三

  乙:包老师的这节指导课调动学生说话欲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从内容上说,她让孩子们在交朋友的过程中,向朋友们介绍自己,这就顺应了儿童交往的需要,发挥了言语交际的作用;从形式上说,她把“机器人”引进课堂,创设了与“机器人”对话的情境,使课堂里自始至终充满着愉快的、积极的情绪生活。

  一位刚走上讲坛的年青同志能自觉地运用心理规律着力激发学生的作文欲望,真令人高兴。

  (三)指导儿童打开作文思路

  甲:由于小学生思维发展还不完善,作前指导的目的主要是打开学生的思路,让学生能有方向。有线索地抓住重点、要点进行思考。教师要指导学生围绕题目广泛思考,调动起学生对有关生活表象的回忆,打开记忆仓库的大门;要引导学生从眼前的观察联想开去。回忆在于把过去的事情重新唤起,联想能帮助学生扩大思维领域,拓宽写作的思路。

  乙:针对小学生思维发展不完善的特点,教师在指导学生分析具体事物时,还要引导他们学会从这点想到那点,从这一面想到那一面,从现象分析到本质,从现在想到将来以发展儿童的思维想象能力和言语表达能力。

  甲:怎样开拓学生作文的思路,让我们以韩恰董老师的一节课作些简要分析吧。

  教学片断四

  甲:在这一节指导课上,韩老师首先指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紧接着就抓住画面上的种种事物、事物之间的种种联系做触发点,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韩老师发问中的那许多“如果……”帮助学生联想,让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于是,学生的思路被打开了。

  乙:从这一节课中,我们可以看出开拓思路训练主要是思维广阔性的训练。立足于同一事物的各个方面,打开思路,使思路不受局限。然后选取既符合题目要求,又是自己最熟悉的最优化的材料。

  甲:从学生的回答中也可以看到,思维的广阔性要以丰富的直接知识和间接知识为前提。一个知识贫乏的人,即使想改变思维方式,但头脑中没有信息贮存与表象积累,也就无所谓思路。所以指导学生开拓思路还必须强调平日的观察与积累,不断充实自己的直接知识和间接知识。

  乙:开拓思路,还要往作文训练的要求上引导。在看图作文中,要引导学生看图、想图、表达;在命题作文中,则应先引导学生弄清题意,然后指导学生根据题意去思考、立意、选材,最后要进行思维条理化的指导。

  甲:为了开拓学生作文思路,在作文指导中,我们还可以对学生进行多侧面、多角度的训练。譬如,可结合命题,采用同一题目表现多种主题;也可以采取多种材料反映同一主题;可采取“补充题”的方式,“一组题目”的方式;也可训练学生同一内容多种表达形式。通过这些方式,主要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它是培养学生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基础。

  作前指导课的另一个重要任务是有重点地指导语言文字训练。这主要指根据全学期的作文教学计划,结合每次作文课的教学目的、重点及学生实际,统筹安排,有计划地指导学生训练口头或书面表达的基本功。这是每次作前指导的具体任务。当然,每一次指导突出一两个重点,不要求面面俱到。

  一般说,作前指导主要涉及的内容有这样几点:1.指导学生审题,立意;2.指导学生选择材料;3.指导学生有条理地组织材料;4.指导学生遣词造句,把文章写具体。怎样依据儿童作文的心理特点,做好这几方面的指导工作呢?前些时候,我们分别举例说过,这次就不再讨论了。

  乙:作前指导对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有“未雨绸缪”之功,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但这只是一个方面,作前指导还必须建立在平时课内外多方面培养训练的基础上,这样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否则,教师花再大的气力,也不过是“临渴掘井”、“事倍功半”。

本文来源:http://www.qingyiyi.cn/article/Vzr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