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中秋节优秀日记三篇

时间:2022-09-15 10:32:0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篇一

  中秋节,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中国人历来就有中秋节吃月饼,赏月的习惯。

  到了中秋节这天,几乎中国的家家户户都在家里喜气洋洋,为什么呢?因为中国自古就有中秋团圆一说.吃着圆圆的月饼,一家人围坐在小庭院里,欣赏着皎洁无缺的圆月,是多么地悠闲舒适.

  似乎嫦娥的娇柔也勾勒带着这月亮,让这月亮看起来是那么地舒柔.完好无缺的它淑女似地静挂在天空中,看一会儿,忽然又觉得这圆月似乎羞涩了,禁不住人们的细细观赏......

  有着闲情雅赋的人们,甚至还会对着月亮欣赏一番,然后抑制不住自己的冲动,站起来要对这皎洁白月吟诗作赋一番,就算是平时学问不高的人们,这时候能够站起来吟诗一番,岂不是也有与诗人一般风气?

  圆圆的月亮勾勒起人们无限的遐想,什么嫦娥奔月,吴刚折桂,玉兔捣药......甜甜的月饼激荡起了人们心中深藏的一种美妙.

  并不是只有学问者才懂月,普普通通的人们也有自己独特的幻想,往往他们把许多美妙的事物简单地赞扬,通俗地流传,以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幻想......

  “小时不识月,呼做白玉盘.“古人也曾这样说过,即使是天真的孩童,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呢!人们的幻想是无穷的吧!

  中国的中秋节,永远是含义最深,值得人们去琢磨的吧!

  篇二

  中秋节是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也称仲秋节、团圆节、八月节等,是我国汉族和大部分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流行于朝鲜、日本和越南等邻国。因为秋季的七、八、九三个月(指农历),八月居中,而八月的三十天中,又是十五居中,所以称之为中秋节。又因此夜浩月当空,民间多于此夜合家团聚,故又称团圆节.中秋节起源于我国古代秋祀、拜月之俗。《礼记》中载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这里的“夕月”就是拜月的意思。两汉时已具雏形,唐时,中秋赏月之俗始盛行,并定为中秋节。欧阳詹于《长安玩月诗序》云:“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云中。稽于天道,则寒暑均,取于月数,则蟾魂圆,故曰中秋。”

  在这古老传统的影响下我国一直有这样的习俗每到中秋家家户户都吃团圆饭,让许多亲朋好友在于今日又聚集在了一起,这是一件多么令人激动的事情.这让许多在外地的人们又回到了温暖的家,享受到了家的温馨自古至今有多少客居他乡的游子常年在外这使得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人们的”悲欢离合”这又让多少人痛心!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这都是千古绝唱!许多游子不都是用月来表达对家乡的深深的感情、对亲人的关怀与思念吗!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苏东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拜月亭”苏东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楼”的古迹。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现在不也是有大多数部分的人围坐在桌前”吃饼赏月”吗!

  月饼也是团圆的象征.苏东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可见当时的月饼已经是具有一定意义的”饼”和”月”了.

  中秋节的来历也有人说是当时老百姓们为*元朝的暴虐统治把”杀靴子,灭元朝;八月十五家家齐动手”的纸条放进月饼里互相传递!到了八月十五元朝被老百姓们*了.也许我们现在吃月饼是为了庆祝胜利的喜悦吧!也有人说中秋节是丰收的季节,是农民们体验享受丰收的喜悦与高兴吧!

  中秋节是快乐的,是团圆的象征,是充满喜悦的象征,让我们共同欢过这个有”意义”的”中秋节!”吧!

  篇三

  今夜是中秋,太阳早早落下,可月亮还没有出来。搬来椅子坐在庭院中,望着满天的星星,但却没有月亮柔和的光来抚摸它们。今夜的月亮还没有出来,是否有几分寂寞?是否有几分凄凉?但是我相信“但愿人长久”的美好愿望。过了许久,出现了柔和的月光,“月亮,月亮”终于出来了。

  中秋是中国人的节日,是每个思念家人的节日。不知道那些还在他乡的游子们,是否在这一轮明月中深深抒发对家乡的思念,对家人的怀念,是否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情感。

  想到这儿,思绪断了…

  不知是与天俱来的感性,还是对父母的感谢。在今天,在中秋,在月下,我留下了两行热泪。

  不知不觉,天已经寒了。可我还没有睡意,望着这美丽的夜空,望着这皎洁的月亮。希望在下一年的中秋节中每个人都可以回家陪伴自己的家人,一起聊天,一起欣赏月亮…

  入夜,天已寒,愿天下所有人都在一起,告诉我们,我的心中有你…

本文来源:http://www.qingyiyi.cn/article/AvJ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