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话题作文指导

时间:2022-07-18 06:07:5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写作”测试内容为,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常用应用文。作文考试的要求分为基础和发展两个等级。

  1、基础等级:a 符合要求 b 符合文体要求 c 思想健康,感情真挚 d 中心明确,内容充实 e 结构完整,语言通顺 f 书写规范,标点正确

  2、发展等级:a 深刻 b 丰富 c 有文采 d 有创新

  作文基本原则:

  立足“基础”求“发展”。

  从2017年起,全国高考作文开始按照等级评分。其中“基础等级”是构成写作成绩的基本要求。试想,如果基础等级分得不到保证,有如何能在“发展等级”上赢得加分,所以决不能抛开最基本的训练要求而一味寻求“发展”,否则可能得不偿失。

  在立足“基础等级”的前提下,要求获得高分,必须达到“发展等级”的要求。由于发展等级在作文评分中只占10分,有些同学认为去取10分,不值得追求。其实不然。如果你的作文中有一点特别突出,就会给阅卷老师留下很好的印象,除了能拿到“发展”分外,“基础”分也会打上去。所以一定要加强“发展”等级的意识,在平时的训练中就要放开手脚,敢于展示才华,在立意“深刻透彻”、表达“生动形象”、语言“有创新”等方面上下功夫。

  学会选择。

  话题作文给了考生足够的选择的“自由”。学会选择,至少包括两点:一是选择擅长的文体。形象思维发达、会编故事、善于记叙描写的同学可以选记叙文来写,甚至写成小说、童话等文学体裁;逻辑思维发达、会思辨、善于议论说理的同学可以选议论文来做,或者夹叙夹议。二要选择熟悉的内容。要在与话题相关的众多内容里,优选熟悉而典型的素材,或用作记叙文的题材,或用作议论文的论据。

  化大为小。

  话题作文的开放性强,限制少,题目大,800字的短文较难写实,因此将大题目化小写细就是必不可少的素养。只有“以小见大”,才能避免信马由缰、言不及义,才有利于写出个性和特点。

  学会拟题。

  俗话说:“题好一半文”。话题作文允许自拟题目,所以应当努力提高拟题的水平。作文题目首先要准确,此外,还可在凝练、含蓄、新奇、优美上下功夫,力求使阅卷者“一见钟情”。

  一、记叙文写作注意要点: a 记叙文,记叙是主体,必要的一两句议论和抒情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但切忌抒情议论过多,冲淡文体,使之显得不伦不类。 b 记事为主的记叙文要注意写出事件的波澜,写人的记叙文要注意肖像描写和对人物心理的刻画。 c 充分利用环境描写能起到的烘托气氛的作用,细节描写能起到的表现人物细微心理变化和性格的作用。

  记事记叙文

  融……

  终于,在远处茫茫的雪色里,出现了六路车臃肿的身躯。在大雪里等了半个钟头的人们都兴奋起来,刚才的饥饿疲乏一扫而光,一个个收起伞,抹抹头发,扶扶眼镜,甚至于捋捋袖子……战斗的激情在每个人眼里燃烧着。我也不敢怠慢,拉一拉滑下肩头的书包,冻木了的神经一下紧张起来。

  车还在几十米外,人们已迫不及待的拥到了路中央。每个人都在紧张的估计着对自己最有利的位置,不停的挤来挤去,两只手本能的将两边的人向后拨拉。

  车擦着人群的边缘驶了过来。没等它停稳,人们便一齐拥向前门、中门和后门。于是,青年的潇洒大度,教授的温文尔雅,姑娘的矜持恬静,便一齐被抛在了那空落落的车牌下。只是那一个个黑发的头、白发的头、长发的头、短发的头和戴帽子、包围巾的头,一样的在车门口攒动;那一双双白皙的手、粗糙的手、青筋暴露的手和戴手套的手,一齐向上挥舞着,努力向前伸———企图抓住车门。此时,人们之间便无了高低贵贱,紧紧“团结”在一起:笔挺的西装和肮脏的工作服挨在一起,白亮的高跟皮鞋胡乱的踏在黑亮的大头皮鞋上。人们之间也没有了礼貌谦让:身体高大的在尽情发挥高空优势,身体瘦小的也在巧妙的利用低层空间。上的人气急败坏,下的人败坏气急。满眼扭曲的面孔、暴怒的目光,满耳叫声、喊声、骂声和小孩子的哭声。

  也许人的弹性限度是很大的吧,经过一番艰苦的努力,刚才车下的那么一大堆人竟然都“压缩”进了汽车狭小的空间,车门勉强闭拢了。车像个吃得过饱的大肥猪,哼哧哼哧的前进了,只抛下了几个老弱病残在望“车”兴叹。

  我被人流拥到了车窗边,平时连俯卧撑都做不了几个的胳膊,这是不得不撑在窗边的扶手上,承受着身后不断涌来的压力,关节在咔咔作响。

  车窗上结了层不很美丽的冰凌,奇形怪状的,冷冷的泛着光……

  车又到了一站,我挺了挺酸痛的身子,准备接受第二次浪潮的冲击。

  车门在一双双手的帮助下,吱吱嘎嘎打开了。同样的场面,同样的脸孔,同样的眼睛,却似乎又有不同的地方。车门口是顶绿色的军帽,在乱糟糟的人群中很醒目。帽下那张脸,带着成熟,也带着稚气。一道不长的伤疤破坏了它的完美,却给他带来了军人的刚毅与坚强。这张脸,我是那么陌生,又是那么熟悉,他和电视上那些报告团的英雄们有着多么相同的气质啊!是的,我没有猜错,他胸前那闪光的,不正是一枚勋章吗?猛然,我愣住了。它的左袖管空荡荡的,被一旁的人挤成了一团。那只胳膊,也许不久前还紧紧握着冲锋枪,而现在,却完全失去了。在这群四肢健全的人中,它的另一只强壮的手臂,紧紧拽着一个小女孩,使劲把她从人群中解救出来,向车上推。胸前的勋章经不住挤压,掉下来,滑进了人缝里。军人顾不上去寻找,只是急急地、大声地说着:“大家别挤,小心孩子!”憨厚的脸上布满了焦虑,伤疤在痛苦的抽搐。是为这和平环境中的“战斗”痛苦吗?是为自己与战友浴血奋战保卫着的孩子在这里得不到关心而痛苦吗?我愣愣的看着这一切,心跳得很急很快,撞的胸口直疼……

  一双双手还在努力的向上扒着,然而碰到了那软软的袖管,便迟疑了,犹豫着缩了回来;一双双瞪大的粗暴的眼睛,看到了那仅存的坚强的胳膊,仿佛被刺痛了,不安的移开了;一双双狂躁的脚也迟钝起来,慢慢向后移去。外边的吵闹静了下来。车内不知发生了什么,一个个闭了嘴,惊奇的向门口张望。于是世界便静了下来,只有雪花和谐的簌簌的落着。我忽得觉出这竟是比舒伯特的《小夜曲》还要美妙的旋律,以前怎么没这个感受呢?

  军人刚把小女孩推上汽车,猛然觉察到了这一切,不解的回过头,满脸疑惑的望着身后的人。那一张张脸上没有了刚才疯狂的神情,一双双眼睛里漾满了敬重与歉疚。一个中年人从雪地里拾起了那枚勋章,用手绢轻轻擦着。军人不安起来,脸红了,同时眼睛里有什么东西闪了一下。他又局促的招呼着:“让老人和孩子先上,快点……”中年人走过来,轻轻的把勋章别在他胸前,那金色更亮了。他的喉头在压抑的耸动,是压抑着心头的激动,还是被人理解的欣慰?

  人们有次序地上车了。先是老人和孩子,接着几个人硬是拥这这位军人上来了。好几个人站起来让座,给老人,给妇女,给那位军人。也许是中间的人自动靠紧了,车厢里显得宽松了些。每个人脸上紧绷着的肌肉松弛下来,都带着温和的笑意;一双双冷冰冰的眼神也开化了,流露着亲切的温情。一张张纸币或一枚枚硬币传过去,一张张蓝色的、黄色的车票传过来。人们互相谈着话,不管是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售票员一边忙碌着,一边微笑着报站名。

  不知是车里人多了,还是别的什么原因,车窗上的冰屑化了,成股地往下流……

  写人记叙文(注意外貌和语言描写)

  我始终忘不了她

  隐隐地,她又出现了。依然穿者临别时那条浅粉色的短裙,依然留着孩童般天真烂漫的童花头,依然闪动着那双在大笑时会弯成两枚又黑又亮的小月牙似的眼睛,薄薄的唇边,依然跳动着三个美丽的小酒窝。

  三个酒窝?!怎么会是三个?!是三个,一点不会错的,左边一个,右边两个。“我和‘三’有缘。”我耳畔又回响起了她那多少还残留着奶味的声音:“我的脸上长着三颗黑痣;我嘴边有三个酒窝;我左耳朵上长着一个附耳,就算……就算三个耳朵吧!”她笑了,露出一排玉石般的小白牙。

  “‘三’是个最不吉利的数!”我挑衅的说,“自古以来,‘三’在中国就不是个好字!抽烟抽到第三根就要熄灭,另点上第四根……这些,你懂吗?”

  她尖声尖气的反击我:“我这叫‘不对称美’,懂吗?如今国际美学趋势正向不对称发展。这种特点,打着灯笼也难找呢!单凭这三个酒窝,也比两个酒窝的人笑起来又魅力!”说完,他又歪着头笑了。三个小酒窝也挑战似的荡漾开来。

  ……耳畔的笑声消失了,她那粉红色的身影也消失了。我叹了口气,轻声说:“圆圆,不知我们何时才能重逢!”

  她叫张雅楠,曾经做过我同级的同学。至今,我还记得初识时她让我猜她小名的情景。

  “你猜,我的小名是什么?”她笑眯眯的问我。

  “二狗。”我存心气她。

  “哈……”她拍了我脑袋一下,“才不是呢!再猜猜!”

  “猜不出。”

  “你好好看看我!”

  我看了看她:圆圆的脸,粉妆玉琢似的。

  “我还是猜不出。”我摇了摇头。

  “你看我是不是胖?”“有点儿。” “那一胖,不就……”“圆了!对!我猜到了!”我叫了起来:“你叫圆圆!”“嗯!”她微笑着。

  我真是很喜欢她的天真,她的快乐,她的潇洒。她不爱生气,她的唇边永远跳动着三个小酒窝。

  有个调皮的男生按她的名字谐音给他起了个外号:张鸭蛋,还整天在班里大声叫唤。换了别人,不是反唇相讥就是上去给他一下子。碰上个脸皮薄的女生,说不定还会抹眼泪呢!她可不,她总是笑嘻嘻的听着那一声声刺耳的喊叫,仿佛那外号叫的不是自己,而是别的什么人。她笑得那么洒脱,那么不以为然,直到那个男生没趣的住了嘴。

  “先学不生气,后学气死人!”后来,她调皮的笑着对我这样说。

  我永远佩服他的潇洒,她的冷静,虽然他比我小一岁多,但他在某些地方却显得比我还成熟。在别人愁眉苦脸时,她总是保持着一份欢乐;当别人茫然不知所措时,她总是从容、镇静。任何人都休想把她脸上的微笑抹去。

  记得那次年纪联欢会,由她担任报幕。可鬼使神差地,她竟把台词忘得一干二净,就那么愣愣的站在台上。台下有人鼓掌了,有人喝倒彩了,乱哄哄的闹成一片,我在下面也急得直跺脚。可她,静了一会儿,却微微笑着开了口:“对不起,我把台词忘了。不过,我现在又想起来了,可不可以给我个机会?”于是,台下一片寂静,几百双眼睛全望这落落大方、盈盈浅笑的圆圆,突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我服了。

  时光一天天的流逝,也许上帝也嫉妒我有这样一位不平凡的朋友——正当我们的友谊一天天加深时,圆圆却要里我远去了。

  她去北京念书。她依然是笑着走的。她对我说,她正像那首歌中唱的一样:“天际一片云,生不了根……”

  她正是那片生不了根的云。

  但我始终忘不了她。圆圆,不知我们何时才能重逢!

  二、议论文写作注意要点:a 观点要鲜明,论点要明确 b 论据要充分,论证过程中运用引用名言警句、举例证明、对比论证等多种方法进行充分分析论证。 c 语言与结构要严谨 d要有创新,敢于质疑,善于联想。

  说说荣誉感和虚荣心

  什么是荣誉感?什么是虚荣心?这对于我们高中学生来说,似乎已不成问题了。然而,在实际的学习生活中,有的同学却错把虚荣心当作荣誉感,有的又误把荣誉感当作虚荣心。为了自觉培养健康的荣誉感,克服错误的虚荣心,必须在理论上划清二者的界限,在实践中处理好二者的关系。

  荣誉感是人所特有的一种美好的社会心理。每当谁做了有利于公众的事,社会往往理所当然的给谁以肯定和称颂,谁就因此赢得荣誉。珍视社会的肯定和称颂,自觉把荣誉当作一种鞭策的力量,这就是荣誉感。健康的荣誉感至少包含三个因素:一是进取精神,这是荣誉感的前提。没有不甘落后的自尊心和自强意识,荣誉感就毫无实际意义。二是正确的目的,这是荣誉感的基础。造福于人民和伸张正义,以社会大多数人的利益为目的,才是我们提倡的荣誉感。三事艰苦的劳动,这是满足荣誉感的途径。正如一份耕耘一分收获,付出的劳动越多越有效益,所得社会称颂就越珍贵。三个因素体现着一个问题的三个方面,紧密联系,不容分割。

  虚荣心则是一种浅薄、庸俗的社会心理。人们平常说的“死要面子”,指的就是这种心理状态。仔细分析起来,贪图表面光彩,务虚名,求私利的人,虽谈不上具有自尊心,却还有一定程度的自强意识,但绝不同于荣誉感强的人。他们的目的卑微低贱,以满足一时的虚名为荣,置他人和正义于不顾,往往有惯于打出冠冕堂皇的旗号。他们企求不付出或少付出劳动,甚至剽窃他人的劳动成果,来骗的称颂或掠夺荣誉。表里之相悖逆,名实之相乖违,证是虚荣心的本质特征。

  荣誉感强和虚荣心重的两种人,在我们学习生活中的表现截然不同。前者学习成绩优秀,却永感不足,谦虚谨慎,深觉人们给予的荣誉过高,永葆精进;后者偶的高分便自吹自擂,目空一切,似乎才高八斗,常以博取的称颂不多为苦,从此更加一暴十寒,不求真正进取。前者默默实干,见荣誉就让,见先进就学;后者逢荣誉就抢,睹先进便妒。前者饱经失败的磨难,在生活、学习和品德锻炼上,百折不挠;后者脆弱松软,稍遇挫折,便自暴自弃,一蹶不振。

  根据个人切身的经验和对周围同学的观察,我以为要对荣誉感和虚荣心作精确的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是十分困难的。在处于成长阶段的青少年身上,二者往往是互相交织,互相渗透的。并且,二者之间有时还会出现相互转化的现象。例如,有的同学荣誉感过盛,自尊心超出了限度,付出一份劳动就希冀一份荣誉,久而久之,于不知不觉间就变成了一味追求虚荣的俗物。这是必须引以为戒的。又如,有的同学虽然虚荣心重,但顽强的保护虚荣心中那一点可贵的自强意识,促使它发展成真正的自尊心,又在老师的教育下,逐步树立明确的学习目的,养成刻苦的学习习惯,经过长期的磨练,终于获得了健康的、催人向上的荣誉感。这说明虚荣心也是可以转化的。

  区分荣誉感和虚荣心,为的是清除哗众取宠的不良动机,建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认识二者存在相互转化的可能,为的是在反对极端个人主义的同时,批评根本缺乏荣誉观的“但求过得去,只要六十分”,提倡争强好胜的风气,鼓励学习上的竞争精神。我们要为人民、为祖国争一世之短长,永远拼搏奋进,自强不息。

  要有点人情味

  何谓“人情”?就是人的七情六欲,孩提时,随父母去看《白毛女》,看到杨白劳之死一场,直哭的地动山摇,逼父母不得不早早退场,这是同情之心;看电影或读小说,见到恶人做坏事,愤恨难平,这义愤之心;走在路上,看见一个蹒跚而行的小孩,忽然莫名其妙的上前亲了她一下,这是爱心的流露;一个失去双亲的孤儿,企盼着关怀,这是亲情之需……凡此种种,均是人之常情。

  俗话说:“人非草木,焉能无情?”即使是一个十恶不赦的罪人,也会有一瞬间爱意的表露,即使一个高尚的人,也会有徘徊疑惑于自己与他人的利益的时候。这便是人,活生生的人,一个雷锋,首先是个充满人情味的,善心的好人,然后才是一名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在雨夜,热情的护送素昧平生的老人与孩子回家,并不是因为想到了共产主义的道德,否则的话,待他想得明白,早已错过了。他的举动完全自发于他那颗真诚而热忱的心灵。

  为政者需要人情味。以往中国的领导人往往高高在上,可望而不可及。于是,在中国曾经发生了一场盲目的崇拜,就像崇拜神一样。然而,人终究不是神。当人们看见邓小平同志在照片上抱着自己的孙子,笑容可掬的样子,就像一个普通的爷爷对一个普通的孙子那样,无一不大彻大悟般的想到:原来他也是个平凡的人、有平凡人的感情与生活。这是一幅多么温馨的画面啊!一位泱泱大国的领导人与平民百姓的感情就这样不知不觉的融合了。

  澳大利亚政府首脑霍克,政坛上是一位运筹帷幄的政治家,生活中却为其女吸毒一事大伤脑筋,一次在电视采访中竟为此流下了无奈的眼泪,但人们并未因此而嘲笑他,相反却更加敬仰他了,因为人们知道了他不仅是政坛上的风云人物,更是一位慈父。

  日常生活中更需要人情味。圣诞之时,为朋友送去自制的圣诞小礼品或卡片,或是收到来自朋友们的圣诞贺卡,怀着各自的一份诚意说一声“merry christmas”,心中充溢的是阵阵人情的暖意。

  世人总说人与人之间仿佛有些冷漠。然而我却相信,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坦诚相待,尽可能顾全一下别人的,同时保留一点自己的,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怀有一分爱人之心,这冷漠会冰释的。爱师长与父母,并非是被教之,他们比我们经历过更多世事,有着更丰富的人生阅历,给予我们爱,提携我们走上人生之路,难道我们不该回报以加倍的尊敬吗?爱朋友,决不是处于相互利用的目的,而是从相投而和谐的友谊中获得真正的快乐与启示。

  工作中又何尝不需要一些人情味呢?一名医师,是不是一名好医师,其评判标准有两个:医德与医术。而人们又往往将“医德”置于首位。一位对病家漠不关心,不闻不问,听之任之的人,其医术再高,又如何配上“医生”的称谓?好医师首先该是对病人一视同仁,无微不至,说到底,便是要有人情味,急病家所急,想病家所想,。做医生是如此,做服务员、售货员乃至工厂中的领导又何尝不是如此?

  让我们做个爱心盈怀的人吧,爱师长,爱父母,爱朋友,乃至陌生人,不是为得到,而在爱的同时也是一种满足。

  让我们做个有人情味的人吧。它是不和谐的润滑剂,是人心的纽带,它会使这世界更加充满爱!

  可怜又可敬的小蚂蚁

  蚂蚁,这大自然的小精灵,曾是我同年时的伙伴,今天,读完“蚂蚁爬墙”的故事,则再一次为它那坚毅不拔的精神所感动。可是,我也可怜这个小家伙,为什么不能找一条适合于自己的路呢?

  小小的蚂蚁,面对陡峭的墙壁,失败了六次仍不退缩,多么顽强的小生命啊!没有这种精神,哪会有“蚂蚁啃骨头”那样的壮举,在这种信念支持下,也许第七次,小东西就会取得成功。可是,第七次要是也不成功呢?那就第八次。再不成功,第九次,第十次……如果真是这样,我们也不能不对它产生一丝怜悯之情。其实,材料已经暗示我们:此路不通,小蚂蚁,也许高高的墙壁并不是你应该走的路,你为什么偏偏要选择这条路呢?

  小蚂蚁的路使我想到了人的成才之路。在这条路上,坚毅不拔的精神同样是战胜一切困难的必不可少的前提。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国语》……《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在外国,更有荷马,贝多芬,海伦·凯勒……大量的事实无不证明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那就是:坚毅不拔是成才之母。

  但是,小蚂蚁的悲剧也在上演。孔子,这个人类中的小蚂蚁,抱着不切实际的幻想,在士大夫、贵族这赌打墙壁上艰难的爬行,年过半百仍周游列国。尽管坚毅不拔,目标如一,却到处碰壁。是他选错了路,选择了一条根本不适合自己的路。

  选错道者有之,及时改道者亦有之。我们知道,鲁迅开始是学医,后来改道学文。不然,芸芸众生中可能会多了一个庸医,而中国历史上则少了一个文学巨匠。郭沫若也是学医出身,李四光最初的则是造船,他们不改行,恐怕中国的科学文化史又要改写。至于毛泽东,最初的志愿是当教员,陈毅最初的爱好则是文学。改道而行,改适合于自己的道路而行,才不至于像小蚂蚁那样使自己不懈的努力付诸东流。

  小蚂蚁,不要再爬你那永远也爬不上去的墙壁了,重新选择一条适合你走的路,加上你那坚毅不拔的韧劲,相信你一定会成功的。

  三、散文写作:散文抒情性强,通常要借景抒情,环境描写要求细腻,

  写景抒情散文

  剪不断的故乡情结

  一直不很喜欢自己出生、成长的这个城市。

  这样的一个小城,没有喧嚣以不宁静,没有繁华也不贫穷,它不是上海、深圳,也不时周庄、同里,它所能给予我的只是一种叫做“平凡”的感觉。

  在我的印象中,大凡江南水乡的小城都应有“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致,河畔的依依杨柳是夕阳中的新娘。但小城没有这样的风景,它甚至没有完整的古建筑——除了唯一的已沦为“摄影棚”的莫氏庄园。

  于是,我常想有一天能离开这里,去寻找梦中的乌蓬船。

  但今天,那几乎是瞬间的念头动摇了我几年来的固执。

  刚下过雨,远远近近一片迷蒙。时值三月,田间偶有几朵油菜花点缀着那一望无际的绿,农舍上的瓦片乌黑发亮,偶有几滴雨水,顺着瓦沟滴下,屋檐下的水泥地上溅起了一朵朵小花,宁静而祥和。这样的景象似乎只配出现在梦中,可此时,这么真实,这么立体地呈现在我面前,我反倒有点无所适从的感觉了。

  市民们晚饭都吃的极早,趁着天色尚亮,便都出来“白相”,三三两两,谈笑风生。巷里冯哥的女儿尚不满周岁,长得非常可爱,胖乎乎的脸蛋总让人忍不住想亲一下。冯哥在她的学步车上系了一根绳子,牵着在石板路上溜达。我把孩子截下,咿咿呀呀的跟她“聊天”,教她叫“姐姐”,末了,还在她脸上重重的亲了一下。冯哥忙喊:“不行不行啊,亲我女儿可得付钱哦,一次一个硬币。”大家笑成一团,冯嫂则倚在墙边看着嬉笑的我们,脸上挂着很恬静、很满足的微笑。

  我忽然有点莫名的感动,鼻子酸酸的。

  是的,冯哥、冯嫂只是这个小城里极普通的一对夫妇,他们没受过高等教育,也许不曾有过风花雪月的故事,但他们的幸福确是真实的。这种幸福来自对生活的满足与感激。即使我们不满足这样的平凡,担又有什么理由拒绝这样的幸福?

  我们总想追求一种轰轰烈烈的生活,总渴望脚踏一块不寻常的土地,头顶一片不寻常的天空,为何偏偏淡忘了自己脚下这方虽贫瘠但足以让我们生根发芽的土地,淡忘了自己头上这方虽狭小但足以让我们自由翱翔的天空。

  甜不甜,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当有一天我们真的浪迹天涯了,也许魂牵梦萦的就是这个你曾经不喜欢的、平凡的地方。三毛流浪了大半生,但对于故乡仍是忘不了舍不下,在听到故乡的方言时不禁热泪盈眶,于是跟荷西说将来有了孩子一定让他学中文。每一个游子心中,故乡始终是一座不倒的丰碑——不管它是怎样贫穷怎样苍凉。

  而一个连故乡都不爱的人,能算是一个健全的人吗?

  小城的确好小,好平凡,它没有演绎过什么惊天动地的故事,也没有孕育过什么呼风唤雨的大人物,但正是这份安宁使小城拥有一种分外的温柔和恬静,每一个小城人都心存着感激,为它的明天默默奋斗者。

  我想以后我必将出去闯荡一番,但最终仍将回来。叶落归根,我的跟是深扎于这里的小巷、这里的土地、这里的人家的。

  哲理散文

  人生没有失败

  一个故事,总要留点遗憾,才有令人感动的美丽。

  一种结局,常需要有些惋惜,方显意犹未尽地回味。

  挫折纵然无情,却给人无尽的砥砺;失败固然残忍,却使我趋于顽强。

  人生就在这样不甘寂寞与幻灭、成功与失败中徘徊,演绎出一幕幕旷古至今的忧伤和难忘——人生多风雨,世事长悲泣。

  随着岁月的流失和阅历的增长,你会发现也许拥有一个完整健全的自我的确是一份幸福,但挫折和失败带来的不仅仅是伤害,它更会让你得到别人也许一生也无法得到的财富——成熟,自信与坚强。

  古时曾巩失败不惊。他在多次应考不中的情况下,面对“一年一度举扬开,落杀曾家两秀才。有似檐间双燕子,一双飞去一双来。”的嘲笑诗下,竟不气馁,反而化之为动力,终于考中状元。

  人生没有失败,只有失败者;人生没有失败的成功者,只有成功的失败者。

  人生没有失败——一湾溪流,曲折回转中更能激起心旷神怡的鸣响;

  人生没有失败——一波巨澜,潮涌潮落时更能叠出惊魂荡魄的壮丽!

  要在失败的逆境中,磨练自己,接收狂风的洗礼,经受暴雨冲打!

  我家邻居的小峰哥,在前年高考落榜后,曾一度在家里闲着,对人生失去信心。整天闷闷不乐,饮酒消愁,杯失败折磨得走投无路。不知怎的,当他听了《人生没有失败》那首歌后,仿佛着了魔似的,精神抖擞,径自下了海,经过一年的奋力拼搏,成了某公司人事部经理。

  人生真的没有失败吗?是的,人生没有失败。

  用心去感受失败,你会倍感人生的美好;

  用心去感受失败,你会发现世事的艰辛;

  用心去感受失败,你的思想会更加深沉;

  用心去感受失败,你会发觉人生没有永远的失败!

  说理散文

  真诚的世俗

  侄儿小星前些日子颇有点闷闷不乐,原因是他在思想品德测试中,一道题目答错了,因此受到老师的批评。

  那道题是:“假若本地发洪水,你家里一台高档电脑与学校一台旧电视机都面临被洪水淹没的危险,你先抢出什么?”全班同学都回答:“先抢出学校的旧电视机”,惟独小星说要先找一条船,把自家的高档电脑和学校的旧电视机都抢出来。老师批评他没有大公无私的精神,并且告诉他:自家的事再大也是小事,集体和国家的事再小也是大事。

  我也认为老师的批评是对的。

  我的观念发生改变是在自己做了一道外国的测试题之后。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某人驾车在一乡村公路上驶过时,有三个人正在等公共汽车:一个是患了重病的陌生老太太,一个是救过自己命的医生,一个是自己心仪已久的漂亮女郎,而此人的车只能搭载一人。问:“此人第一个应该搭载谁?”

  从感情上说,我觉得应该先搭医生,医生是救过自己命的人,知恩必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第二个自然是妙龄女郎,因为这个夜晚对于爱情确实是一个天赐的机会;如果有时间的话自然要返过来搭载那位老太太,因为她毕竟有病在身,何况年纪又那么大。但经过一番思想斗争,我最终的选择一定是:与医生和妙龄女郎讲清楚,请求他们的原谅,让我先送有病的老太太走(我能想到这一点,要感谢老师和上级多年的教育,感谢我们年复一年的学先进运动)。

  答案却出乎我的意料:把车钥匙交给医生,让他送老太太去医院,自己陪心爱的女郎一起等公共汽车。

  我得承认这个答案比我所有的选择都高明:既报了恩,又做了好事,还能有机会与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真的是一举三得!这个答案自然是有私的。但却比我最后设想的那个所谓的“无私”方案更有人情味,更容易被奉献者接受。其实,也不是外国人特别聪明,而是在宽容的文化背景下,一个人容易产生灵活而富有创造性的思想。

  与其让人虚伪的崇高,何不让人真诚的世俗。要知道,不违反道德和法律的世俗也是社会远行的重要推动力啊!

本文来源:http://www.qingyiyi.cn/article/z1N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