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童,难道就注定面对悲剧结局?

时间:2022-07-18 06:24:09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全国最小的大学生———

  10岁的大学生张炘炀,是从2005年全国统一高考中冒出来的新闻人物。他用了4年的时间,学完了从小学到高中的课程,轻松考上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入学半年多,张炘炀的自理及与人沟通能力得到提高,数、英功课排名前列,但那些需要生活阅历、知识积淀的科目的成绩尚不尽如人意。

  张炘炀的大学生涯能够顺利完成吗?导致张炘炀高考成功的教育模式是什么?其中有哪些经验和教训可供广大家长记取?怎样给这些智力超常的孩子提供充分的发展空间?在国外,那些高智商儿童在接受教育时是怎样的情形?

  ■ 12年的课程4年学完

  说起10岁大学生,也许不少人会以为这是家长特殊培养的结果。可正如张炘炀的父亲张会祥所说,打从一开始他们并没想过培养什么“神童”,小炘炀的跳级生涯,其实完全是“无心插柳”的结果。

  事实上,小炘炀刚出生时并没有显露出多少“天才”的迹象。学说话比一般孩子都要晚,直到上了托儿所说话都不太利落。从22个月时开始,小炘炀学说话进步神速。不仅如此,他对文字的敏感也大大超出同龄人。一次,父亲随手拿过报纸教小炘炀读了几个字,没想到他居然就记住了。此后,不论是家里的报纸、图书,还是外面的广告、路牌,只要看过一次,小炘炀就能记住上面的文字。到两岁时,他已经认识了1000多个字。

  张炘炀的学习天赋是从上学时开始的。5岁那年,父亲找了熟人让他上小学。没想到炘炀学习能力非常强,一年级的知识一个月就掌握了。二三年级共上了五个月,四年级没上,五年级上了两个月,六年级上了完整的一年。到了上初中时,张会祥夫妇本想不再让孩子跳级了,慢慢来,把基础打牢了再说。没想到,炘炀接受知识非常快,老师在课堂里讲新知识,回家他再学习高年级的课本,就这样,初一上了半年、初二上了半年,初三上了一年。 

  两年时间学完了初中三年的课程。在中考结束以后,炘炀开始学习高中的主要知识。开学后,高一、高二没有上,直接上了高三,一个月后回家复习,成了全国年龄最小的高考生。

  从小学到高中,小炘炀在学校学习的时间全加起来也只有4年零1个月,其余时间他都是在父亲的辅导下在家里学习。与其他在学校接受常规教育的孩子不同,小炘炀的学习时间弹性很大。晚上九点多睡,早上六点半起。其间何时学什么科目,都是根据小炘炀的兴趣而安排,如果学得累了,那就休息一会儿,吃些东西,打打游戏。即使在高考冲刺的最后阶段,小炘炀只要想歇就歇,一边学着一边玩着直到走上了考场。

  ■ 独特的教育模式:不求最好,只求博学,快乐学习

  谈起培养孩子的心得,父母强调最多的就是“我们从来没催促、强迫过他,而是顺其自然。”张炘炀的父母学历、职业并无显赫之处,父亲从事街道工作,母亲则是一名高中教师。很多人以为,张炘炀跳级这么快,肯定是父母对孩子抓得很紧,是“牺牲”童年的欢乐换来的。事实上,炘炀的父母给了孩子最大的自由度,尽己所能满足孩子的合理要求。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上,父母并没有娇惯他,而是充分尊重孩子的意愿。 

  见过炘炀的人都可以发现,在这个10岁孩子的眼里,生活是快乐的,学习也是快乐的。

  当然,能在10岁考上大学,炘炀自有其过人之处。他的确是一个与众不同的聪明孩子。例如,一篇深奥难懂的古文,他快速浏览一遍后就能准确地告诉你文章的大意。甚至多看几遍就可以背出来。

  老师们也都认为,孩子很聪明,接受知识的速度和理解能力比普通学生都强,但屡屡跳级的关键,是他的父亲让他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们只是根据孩子的脾气禀性等特点,摸索了一套他喜欢也能接受的方式进行教育。比如,炘炀的记忆力特别好,很多东西都可以过目不忘,所以我在辅导孩子时就只给他串知识线索,搭个框架,里面的具体内容让他自己学习。再比如,炘炀对新鲜的事物充满好奇,讨厌重复旧知识,所以我每次只用很短的时间让他集中学习基础知识,然后再通过课外书和新题帮他补充、巩固知识。”

  有趣的是,虽然跳级频繁,但这位跳级生的成绩,却从来不是班级中最好的。这也是张会祥的独特观念———不求最好,只求博学。“炘炀不管考了多少分,我们从来不批评他。其实从小学到高中,他从来没考过第一名。每次考试也就是中上水平的成绩。我总觉得,与其反复温习知识拿满分,还不如把时间用来学习新的知识。”就这样,张炘炀的考试成绩虽然总是中上水平,却在不断地跳级。跳的速度甚至让有些老师和同学都接受不了。

  “不把孩子的基础打牢,跳那么快有什么用”、“要是多复读一两年,不就可以考上更好的大学了吗”……面对这样的议论,张会祥不以为意。“其实高考完了以后,我问过孩子,说你愿意复读还是上大学,他说我不愿意复读就愿意上大学。”也许正是在不断跳级过程中的这种新鲜感,才是让张炘炀认真学习的动力。

  张会祥之所以不让孩子复读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他觉得张炘炀有的是时间:“炘炀年纪这么小上大学,本科就相当于上高中。尽管现在就读的学校并非重点大学,但孩子的压力也相对会小一点。将来孩子本科毕业了也不会去就业,还会让他继续学习、深造。如果有能力的话,考硕士、博士的时候可以再报考名校。”

  ■ 大学因材施教,张炘炀平均成绩排在全班第三

  从去年8月底开始,张炘炀在父亲陪伴下开始了大学生涯。此次,他终于踏踏实实地不再跳级了。谈到大学生活感触,他很自信地说:“挺轻松的呀。”

  刚来到大学校园那阵子,迎新、军训等活动特别多,可是让小家伙“有点玩疯了”。由于炘炀以前大多是在父亲的指导下自己在家里学习功课,所以,有时上课的时候他会精神不集中、“走神”。为此,学校采取了一个好办法,让他每次上课都坐在第一排正中间的座位上,只要走神,老师和同学们都会及时提醒他。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炘炀已经基本克服了这个毛病。

  怎么培养10岁的大学生,对于天津工程师范学院来说是个从未有过的挑战。天津工程师范学院院长孟庆国表示,张炘炀入学对学院本身就是一份因材施教的“试卷”。10岁的儿童正处于生理、心理和个性等全面发育成长的关键时期,学院将注重因材施教,鼓励个性化学习与发展。在生活上,学校为张炘炀和父亲提供了一间单独的宿舍,既能保证炘炀的作息,也让他有机会和楼里的其他同学交往和沟通。从教学上来讲,张炘炀和其他同学上的课是一样的,不过系里派一名三十多岁的教授当小炘炀的学习导师,根据他的年龄特点给予指点和帮助。系里的专业老师每周都会与炘炀沟通一次,帮助他适当地调整学习方法。

  炘炀的学习导师、教高等代数课的张跃辉教授说,“炘炀开学以来表现不错,完全跟得上进度,专业课程的表现尤其突出。目前看来,他顺利完成学业应该没太大的问题。”

  第一学期,炘炀共上了英语、高等代数、思想道德修养等8门课。小炘炀最喜欢上的是自己的专业课———数学,其他课程他的表现也很不错。在开学初全班进行的英语测试中,已经背完四级词汇的他考了94分,名列全班第一。在期中考试中,他的数学成绩在数学系4个班级中排第三名。第一学期的期末考试,张炘炀的平均成绩排在全班第三位。为此,他还拿到了学习优秀奖。这学期,张炘炀又开了大学物理、C语言设计等新课程。他还在业余时间报名上日语班,让自己开开眼界。

  ■ 担任体育比赛的拉拉队长,注重自理能力的培养

  之前,宁铂、魏永康、王思涵等知名的十来岁大学生,在进入大学时最为困惑的是与同学之间的交流,从而导致在心理和情感上产生断层。 

  而对张炘炀来说,和同学们的沟通并不是问题。他与系里面的同学相处得非常愉快,无论男生还是女生,都很喜欢他。常和他坐在第一排上课的四个女生,甚至当上了他的四个“姐姐”,课上课下总在一起玩,让班里的好多男生羡慕不已。当然,炘炀也常和与自己同龄的教师的孩子一起玩,毕竟,他们之间的共同语言更多。对炘炀来说,早习惯了与年纪大的同学相处,这也算是他成长中的“必修课”了。所以,活泼外向的炘炀在老师和同学眼里是个可爱的“小不点”和学校里的“明星”学生,也是各种活动不可缺少的一分子,体育比赛的拉拉队长他来当,万圣节晚会上最出风头的也是他,跑来跑去非常显眼。

  独立生活能力上的进步应该是炘炀入学后变化最大的地方。从入学起“重返校园”的张会祥就有意识地培养炘炀独立生活、独立学习的能力。他每天带着炘炀在校园里散步,让炘炀尽快熟悉教学楼、食堂、图书馆等场所。炘炀已经可以自己一个人去上课,不需要爸爸的护送了。此外,像洗脸、洗脚、洗袜子、打饭这些以前都由爸爸一手包办的事情,炘炀也可以自己完成了。炘炀还很喜欢记路名,现在他对校园附近方圆几公里内有哪些重要建筑物、高校、超市,坐什么公交线路等已经一清二楚。

  母亲眼中的炘炀也变得懂事了。为了照顾炘炀,他的父母都做出了牺牲,父亲张会祥“带薪陪读”,母亲吴慧娟则从盘锦老家调到了离天津很近的廊坊任教。所以,上学时每个周末炘炀基本上都会迫不及待地回家和妈妈团聚。炘炀甚至还在父亲生日到来时和妈妈商量着怎样给爸爸一个惊喜,这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

  ■ 因基础差,大学计算机课只考了61分

  培养出10岁上大学的炘炀,张会祥的成功经验让众多家长羡慕。所以,他也跟着儿子一起出了名,不仅走在路上老是被人认出来,还有出版商找上门来帮他出书。 

  更有甚者,还有些大款开出高价,请他前去把自己的孩子“点石成金”,再指导几个小小大学生出来。对于这些找上门来的热闹和发财机会,张会祥全都拒绝了。因为他想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放在炘炀身上,儿子能顺顺利利地大学毕业,是他现在最大的心愿。

  当然,对于教育炘炀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缺憾或者说是外人看来的教训,张会祥也未否认。从炘炀迄今大半年的大学经历来看,频繁跳级对他还是有影响的。比如,第一学期炘炀的大部分科目成绩相当不错,自己拿手的两门数学课程的成绩在全班乃至全系都数得着。之所以没能拿到奖学金,主要是只考了61分的计算机课拉了后腿。

  对现在的绝大多数大学新生来讲,上网、QQ聊天、网游、BBS等网上冲浪早在中学时就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娱乐了。大学的计算机课,自然难不倒他们。而对10岁的炘炀来说,上学这四年多来,主要精力都在忙着学习新知识不断跳级,闲暇时还要多看书以求博闻,当然就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投入在电脑上了。同样的原因,语文、政治等需要生活阅历、知识积淀、思维深度尤其是创造力和想象力的科目,对他来说就远没有数学、外语那么得心应手。高考时,炘炀的语文得分只有74分,作文尤其成为他得高分的“瓶颈”。

  其实,这种情况在很多跳级频繁的小大学生身上都曾经出现过。毕竟,不同的学科需要不同的智力类型,人为缩短学习和成长的年限,“神童”们虽然不缺少课堂上老师传授的显性知识,却缺少了课余时间积累出来的隐性知识。

  ■ 如何培养超常儿童,社会和高校还都没有做好准备

  来自湖南的魏永康,13岁开始读大学,17岁就考上了中科院的硕博连读。因自理能力低下,知识结构不能适应,而中途被勒令退学。 

  宁铂,上世纪70年代末的著名“神童”,不少人心目中的偶像,最后竟落得出家收场。

  正是因为以往这些“神童”的悲剧,使人们对张炘炀的高考成功评价不一,尤其是在教育界,颇有老师们担忧这是一种揠苗助长。

  很多老师指出:在基础教育阶段,张炘炀父亲独特的教学方式对他的成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大学里,更需要孩子自己思考、研究,有的老师还认为,人为掐断这些“神童”们从少儿到青年的正常成长规律与周期,让他们在人工“温室”里长大,一旦遇到挫折就会出现抵触情绪。而这些儿童的心理素质与成年人差距较大,进入成年人的世界自然难以沟通。

  据统计,儿童整体中有3%左右的孩子属于超常儿童。他们智力水平远远超出了生理年龄,但心理发育远不成熟。超常教育实际是缩短了人的成长过程,但这种缩短必须按照人本身的规律进行,人要成长、要经历的事情必须要经历,不能用一方面发展取代了多方面发展。

  一方面,孩子的家长在培养目的上的功利性让人担忧,而另一方面,超常教育土壤的匮乏也是一个问题。其实,从这些小大学生们的事例中不难看出:对于如何继续培养张炘炀这样的超常儿童,我们的社会和高校还都没有做好准备。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是模式化的批量生产,单个接收特别的学生对于学校而言是一种挑战。

  所以,怎样给这些智力超常的孩子提供充分的发展空间,如何在现有的教育体制中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散养”,这是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造就天才儿童各国方法不同

  美国为不同年级天才学生开设特殊教育课程

  美国立法规定,天才儿童有权利得到适合自己的特殊教育服务。因此,美国公立学校十分重视天才儿童的甄别与特殊教育,基本上所有公立学校都开办了“天才与资优教育计划”。

  以得克萨斯州为例,该州法律定义的“天才”包括:超常的智力、创造力、特殊学术能力、领导能力、艺术能力等。统计数据显示,在2003至2004学年,加州12年级学校(相当于中国的小学和中学)总共有630多万学生,其中有超过47万人被鉴定为各类天才儿童;当年加州用在各种“天才教育”项目上的费用共有4.95亿美元。

  天才班的老师必须接受正式的职业培训,掌握和了解天才儿童的性格和需求、天才教育的课程设置等。英国全国每一所学校都要确定超常生名单

  英国设立了9岁、13岁和18岁三个等级的“超常生国际水平测试”。全国每一所学校都要确定超常生名单,制定超常生培养的计划和政策。全国语文和数学战略局鼓励学校为学习成绩在前5%至10%的学生提供特别的教学计划。家长和学校可以随时为学生报名,申请参加此类考试。印度广设立天才儿童学校,已录取16万学生。

  目前印度共有500多所“天才儿童学校”,专门面向9到16岁的印度农村的超常儿童。学生食宿在校,一切生活和学习费用都由中央政府负担。

  天才学校对学生的选拔十分严格。每年2月份在印度全国统一进行2小时的考试。考试内容分为3部分,心理能力测试占60%,语言占20%,数学占20%。

  截至2003年底,印度的“天才儿童学校”已经录取了16万学生。

  ■ 记者手记

  见过张炘炀的人,都能感受到这个小大学生的快乐。应该说,张炘炀的大学生涯才刚刚开始,众人担心的那么多问题还没有在这个无忧无虑的小大学生身上出现。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他不会遇到这些困惑。毕竟,他不可能一直无忧无虑下去,总会要经风雨,受挫折。其实,被称为“神童”的孩子,之所以屡屡出现“伤仲永”的悲剧,压垮他们的压力大多来自于成人世界。正是来自这些神童的家长和周围人的过度关心和期盼,让这些智力超常的孩子一直生活在光环下,难以承受失败,难以承受平庸。

本文来源:http://www.qingyiyi.cn/article/5ei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