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远方为话题的作文

时间:2022-07-18 06:15:5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远方”一个迷人的词语,充满诱惑。本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欢迎阅读。

 以远方为话题的作文1:

  在一档嘉宾是吕良伟的电视访谈节目中,有一个现场观众发言的环节,一个13岁左右的厦门小姑娘的话语至今令我难忘。她说:“我可能是吕叔叔最小的影迷,从5岁起就开始喜欢上他了,因为他长得很像我的爸爸,而我的爸爸很早就故去了……”小姑娘7岁那年,吕良伟去厦门做活动,特地与她见了一面,关切而爱怜地对她说:“瞧你的黑眼圈,你需要好好休息了……”节目现场,小姑娘还对吕良伟说:“这次,我特地赶来,就是想对吕叔叔说声谢谢!请吕叔叔放心,我很乖,我已经长大了。”吕良伟不住地点头,脸上展现出欣慰的笑容,他回忆道,当时听到这位小姑娘的经历后,也知道了自己长得像她爸爸,无形中就感到了一种责任——一种担当她精神爸爸的责任,所以在厦门安排时间与她见面时,就想给她一个比较正面的形象。吕良伟说这些话时,眼里闪烁着泪光,情绪激动得话语几次停顿。在这个银幕硬汉真诚的泪水里,在他给予小姑娘所需要的那种珍贵而特殊的“父爱”里,我看到了一个公众人物对他人的一种关爱,也呈现出他作为一个公民对这个世界的一种责无旁贷的责任感。

  想起我的一个朋友。前些日子,朋友去了一趟九寨沟,回来后,就迫不及待地要我们去他家聚会——分享他从九寨沟带回的青稞酒。朋友向我们一一展示他淘到的纪念品,有牛皮画、水晶石、佛珠等,这些充满异域特色的东西令我们大开眼界,齐声叫好。最后,朋友拿出一方刺绣,说:“这个东西最珍贵,我花了几百元才买到手的。”我们反复打量着,但见一块一尺见方的平常白布上,绣着几根藤蔓、几朵红花,很俗艳的图景,并且丝线间作为衬底的白布上有许多皱痕,从这点可以看出刺绣的水平很差——明显是绣花时的棚子没有绷紧。说实话,这种东西,多年以前,我在老家就见人绣过。于是,我们都一致认为朋友上当了!朋友却一脸平静,若有所思地说:“我知道,它可能不值,但是我买它是因为它是羌族人绣的。你们知道吗?这些羌族人,居住在海拔两三千米的大山里,在近似90度的高山上种一些农作物,收获甚微。他们常年站在路口等车,向那些来自山外的人们出售他们的手工艺品,换来一点钱,然后去购买一些生存所必需的粮食和日用品,有时一个月也等不到几辆车……”

  我如梦初醒,原来朋友付出的不仅仅是金钱,还有他心底对羌族同胞那种无私而真诚的爱。这爱里,同样也包含着一个平凡小人物对这个世界所流露的那种朴素而纯净的社会责任感。

  境界高远而胸怀博大的鲁迅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只要心中涌动着这种大爱,不管他是明星还是平民,都是我们这个社会不可缺少的脊梁。这样的人多了,这个尘世才会变得更加温暖、和谐、美丽。

 以远方为话题的作文2:

  我,独自一人,伫立在空荡荡的站台上,身边没有一个人,独自徘徊着,迷茫着。

  耳边,传来他人的议论声、有嘲笑、有讽刺、有不屑,但其中也有不少鼓励的声音。

  我犹豫着,不安着,是原地徘徊,还是登上远去的列车?原地徘徊,我将禁锢;登上远去的列车,前路迷茫,梦想的站台在何处?

  列车呼啸而来。

  最终,我还是登上了呼啸的列车。

  我不知道,列车将会把我带到何方,是遥远的未来之处,还是我的梦想身边。

  我只知道我已踏上这列车,正在向远方走去。

  在我登上列车的那一刹那,耳边的的议论声像被风带走了一般,统统消失不见。世界顿时变得宁静,我可以专注的追逐我的梦想了。

  我与列车一起飞奔着。突然,窗外暗了下来,一块乌云笼罩着小小的列车与列车上的我。渐渐地,开始刮风,风越来越大,可怕的声音像要把列车掀翻一样。我恐惧,却不愿停止飞奔向前的脚步。雨点打在车窗上,那声音像怪物的手在拍打着窗户。我躲在角落里,缩成一团,静静的等待着,等待着暴风雨的消失。

  风,越刮越大。雨,越下越大。我蜷缩着,蜷缩着,渐渐的睡着了。

  等我醒来,风停了,雨住了。列车停靠在一个不知名的站台上。我欣喜着,欢呼着,以为我的目的地到了。我跳上站台,在一群闪着光的梦想中,寻找着我的梦想。我找了一遍又一遍,却始终没找见我的梦想。我只能重新踏上列车,继续前行。

  渐渐地,不知走了多少路程,经历了多少暴风雨,克服了多少困难,但我仍在继续前行。

  终于,我看到了,我的梦想正在一个未名的站台上,闪闪发光。

  我冲出列车,融入梦想的光晕中。

  以远方为话题的作文3:

  人们也许或多或少地都在向往着远方吧,一个美丽的、全新的、未知的世界。思慕远方与现实无关,爱做梦的人儿们的心总是飞得高高的,飘啊飘啊飘向远方。 小孩子们向往远方。在若干年后的远方,他们会以一个大人的身份来重新审视这个世界。远方满足了他们童真的想象,承载着他们梦的翅膀。 少男少女们向往远方。羽翼未丰的他们有着一颗蠢蠢欲动的心。想要去到更远的地方,也想要做更多的事,当他们的身体还端端正正地坐在教室里听着老师的淳淳教诲,而他们的心,却早已冲上蓝天,飞向远方,久久地盘旋在梦想的碧空不肯离去。 中年人或许是唯一不会向往远方的人了吧。走上社会,各种各样繁琐的事务纠缠着他们的心。心儿飞了,累了,像倦鸟一般地停驻下来,合上它的双翅,闭上它的双眼。梦中的大男孩大女孩们,是否依然在梦着远方呢? 老年人在想起远方时是带着惆怅的。一生之中他已做了多少个梦,梦中的远方他是否曾经到达?又留下了多少的遗憾?纷纷扰扰已无从分辨,昔日的远方想来或是欣慰或是遗憾,而明日的远方,又仅仅剩下一片虚幻的光影。每当这时,老人们所能做的,除了慨叹又都剩下了什么? 其实仔细想想,远方的存在其实是一个悖论。人人都在向往着远方,而其中的一部分人又正在为着抵达远方而不断努力。不论是孩童、少年,还是中年人、老年人也好,当思慕已久的远方终于在你洒下的汗水和泪水面前揭开神秘的面纱,在那一瞬间,你终于到达了远方,而远方也就随之不称其为远方了——它变成了你脚下的一片土地。而当你举目远望,在新的梦想开始的地方,依然有着新的远方。苦苦追求了多时的梦想,竟在实现的那一瞬间失去了它全部的意义,这真令人感到失落和惆怅。 或许,远方终究只是一个梦吧。所谓梦想就是不可能实现的东西,然而,人人却又都在渴望着它。又正是这样一种东西,在不断地引领着人们、催促着人们一直向前、向前。路没有尽头,远方永远不可能被踩在脚下,而人们却依然在一直向前坚定地走着。 这或许就是远方于人的意义了吧。它让我们一直在路上。

  夜已沉沉睡去,而我依然清醒。<<梦在远方》

  窗外,几缕柔弱的光衬托几许孤影,耳边丝丝风声!夜,并不宁静,读夜人的心随着风到了千里之外!在这个冰冷陌生的城市,没有记忆,没有思念,每天只会简简单单的重复着,某日,某人,某事,平静的湖面泛起了涟漪,变得不再平静,而我似乎融入了这茫茫夜色之中幻化成那孤灯下的某棵树,面对着只是自己的残影,片片记忆的叶子应声落下,我却无法拾起,无可奈何中,只能任其飘散!待来年,定会有新的记忆萌芽,然后逝去,终究逃不了化为春泥的宿命!恍惚间增添了几份茫然,定是这任记忆油膏反复涂抹无法愈合的伤口,从孩时一路走来,如今已是中学,往事也早已碾为尘土,惟谁如故?

  风淅沥萧索,那飘零的落叶是为谁在起舞,还是有如不安的灵魂在空中游荡?或许是寻觅着那久远的梦吧。

  今日友人对我说,你想的不该是过去,不该是未来,而是现在。

  曾经拥有过的梦想,到如今都已被现实所代替。现在也有梦想,也将被以后的现实所代替。梦想,就像一条弯曲的小溪,蜿蜒在人生道路的两旁,永远看不到尽头,也永远不会与自己的脚印同步。

  爱情也是这样的吧,以前心中的某个人不知不觉中已悄然换了模样。这一切变的如此突然,连自己都毫无察觉。于是,心中的她便永远成了梦,成了没有答案的结局。

  不管你的梦有多辉煌,多灿烂,多叫人兴奋,等你真正走过那曾经梦想的山岭,展现在你眼前的已是另外一种风景,澎湃过的心情也将恢复平静。

  这就是梦,一种只存在于远方的东西!

  梦在远方,化成一缕纱,然后,随风飘散!

  以远方为话题的作文4:

  抵达不了的地方叫远方,多少人就这样一直在路上。

  ——题记

  人们常爱问:“你的梦想是什么呀?”

  我傻傻地一笑,“环游世界!”

  虽然,我知道这是一个美丽而残酷的世界。

  当我第一次见到世界的雏形,当她那五彩的陆地和浩瀚的海洋毫无掩饰的展现在我眼前,我小小的心中有按捺不住的兴奋,也有一丝说不出的难过。

  远方如同海市蜃楼一般在我眼前渐渐模糊,最后只留一团光影,是我可望而不可即的。

  我依旧渴望远方,对于世界的探寻从来不曾停止。

  因为有一天,我会行走在茫茫的戈壁沙漠中,在我的口腔里会长着疼痛难忍的血泡,就像多年无水的枯井;皮肤干燥而灼痛,就像一张粗糙而厚重的纸贴在身上,一个人的旅行纵使孤独,但内心的希望从未被浇灭,脚步还未停歇。我和每一个行走在路上的人一样,义无反顾,向前,向前……

  有一天,我会航行在大海中央,身体被饥饿和干渴缠绕,因为长时间都浸在海水里,皮肤散发出一股难以忍受的腥味,甚至生蛆,腐烂……我奋力向经过的船只招手,可它只是在我的视线中越来越远……我继续在海上漂流,做着被整个世界遗忘的流浪者……一抬头,远方就在眼前。

  有一天,异乡的灯红酒绿眩晕我的双眼,只有在灯火朦胧黯淡时,心头才会蒙上一层无法撩开的雾,对于漂泊无根的游子来说,那个远方叫故乡。

  正因为远方一直在你不远却又触不到的地方,所以我们一直在追寻,从未放下脚步。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既然选择了信仰,就不再迷茫。

  我们一直都在路上,从未改变。

本文来源:http://www.qingyiyi.cn/article/WOi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