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复习中易忽略的技巧

时间:2022-09-03 10:52:0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这里所讲的文学作品指的是古诗词与文学类的现代文,这一部分的复习一直是高三语文复习中的难点,多数学生甚至一部分老师都觉得无从下手,致使不少学生都抱着“靠天收”的态度。然而,这部分内容在高考试卷中的分值高达30分,占整个卷面总分的1/5,并且在XX年及以后的高考中还有提高之势,这让我们的考生们都赌不起;积极面对、仔细研究才是真正有效的应对之策。近年来关于这部分内容的探讨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具有系统性和可操作性,但是有几个方面的技巧常常被忽视。

  一. 带着疑问阅读:

  每带一届高三,我都会问学生一个问题:在阅读文学作品前,有没有先就诗文的题目给自己提几个问题?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回答说没有,他们习惯于跟着诗文的内容去阅读,而不是带着疑问阅读。这就会造成阅读过程中的盲目、不得重点的现象,从而使得整个阅读过程都是被文章牵着鼻子走,不得要领。事实上,除了极少部分的词只有词牌外,试卷中的大部分文学作品都是有标题的,这些标题大多都是诗文的中心或写作对象、范围,针对标题提出的疑问往往就是对其中心内容的探究,而当我们在阅读过程中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时,通常也就掌握了作品的重要信息,这些信息对于我们答题又是大有帮助的。如XX年江苏卷的现代文大阅读,标题是《一幅烟雨牛鹭图》,看到这个标题,我们会想到:这可能是一篇写景的文章,景里有烟雨、牛和鹭,作者描绘的这幅图有什么特点呢?作者又想借此表达什么情或理呢?带着这类问题去看文章,自然就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握文章的重点,为答题做好准备。再看看文后的题目,四题中有三题与我们的疑问有关:1、文章开头两段的景物描写各有什么特点?3、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结合全文,简要说明作者对古老农耕文明的态度是什么?4、文章把“烟雨”作为牛鹭的活动场景,作者的用意是什么?即使自己提的问题与考题不太一致,也一定会对做题大有帮助,因为你对作品的重点内容已基本了解。

  自己提问的方法很简单:不定问+固定问(两者之间往往是有重叠的)。不定问即自己看到作品标题后头脑里自然出现的问题,这类问题因人而异,不求一致,但本质上其实是大同小异的;固定问是指每一篇作品都必须搞清楚的两个问题:思路、中心。以XX年全国卷的现代文大阅读为例,标题是《绵绵土》,不定问:什么是“绵绵土”?土怎么是“绵绵”的呢?写土是不是与抒发故乡情有关呢?固定问:本文的思路是什么?中心是什么?

  二. 带着答案做题:

  大部分学生在看完作品后不会去思考什么,而是直接去做题,题目问什么他就再到文中去找什么,对作品没有整体的把握,在答题时往往会遗漏要点、以偏概全。其实要解决这个问题很简单,就是对看标题时自己所提问题的答案要做到心中有数,最好整理在草稿纸上,这样做题时就能最大限度地减少遗漏、避免片面了。

  三. 弄清问题本质:

  文学作品阅读的试题提问方式千变万化,学生们因此经常摸不着头脑。其实,问法虽多,但所谓“万变不离其宗”,此处的“宗”指的就是《考试说明》中对这一部分的要求。古诗鉴赏的对象一般是四小类:1、形象;2、语言;3、表达技巧;4、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现代文中文学作品阅读的要求主要是针对下列八小类:1、重要词语的含义;2、重要句子的含义和作用;3、思路、结构;4、思想内容;5、作者的观点态度;6、形象;7、语言;8、表达技巧。对于这些考点,要做到心中有数,看到题目时,必须先弄清它的本质是考点中的哪一项,从而“对症下药”。如XX年福建卷的诗歌鉴赏题: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这个问题的本质其实是分析诗句中的表达技巧与情感。再如XX年江苏卷中《草堂•诗魂》一文的试题:从文章第四段看,草堂在诉说什么呢?请根据文意概括回答。这个问题的实质则是对第四段内容的筛选与整合。

  四、从选择题入门 :

  近几年的诗歌鉴赏与现代文大阅读的试题都是简答题形式,对学生来说难度较大。我们不妨从XX年之前十年的高考语文试卷入手,因为那个阶段高考语文试卷中的诗歌鉴赏题与现代文大阅读的最后一题是选择题,形式虽然不同,出题角度与答题规范是一致的,我们完全可以分析这些选项的角度、学习它们的表达、掌握一些术语。如99年全国卷:

  漫成一首 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刺鸣。

  8.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句从水中月影写起,描写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与“江清月近人”这句诗异曲同工。

  b.第三句写白鹭屈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上,意境安谧、和平。

  c.二、四两句分写了江风吹打桅灯、大鱼跃出水面的“动”,与一、三两句的“静”对比鲜明。

  d.全诗通过写夜泊时的所见所闻,透露出诗人对平静、安宁生活的向往。

  这个题目的四个选项分别是从意境、意象、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四个角度命题,与现在的主观题一致,其中的很多说法值得我们模仿,如恬静的意境、动静结合等。

  再如该卷的24题:

  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合于交响曲之节奏”,是说集体创造活人之塑像应遵循相互合作与协调原理。

  b.作者引用歌德的话“没有勇气,一切都完”,着重证明惟有大无畏精神才是创造取得成功的关键。

  c.“走两步退一步”隐含着创造之路虽有曲折坎坷,但还是要不断前进的意思。

  d.“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意指创造之神往往钟情于勤奋而勇于奉献的人。

  e.本文的主旨可以概括为主要论述教育者需要探索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

  f.作者善于用排比的手法来增强文章的气势、说理效果和感染力。   

  这题的五个选项包括词语的含义、句子的含义及作用、主旨、表达技巧等出题角度,也与现在主观题的命题角度一致。

  先做好类似的选择题,对我们解答简答题是大有裨益的。

  五、积累答题套路

  在弄清问题本质和掌握一些术语之后,我们还应该积累一些答题的套路,当然,这还必须以细化考点为前提,如诗歌鉴赏中的语言题可细化为炼字、特色、一句统领全诗等问法,现代文大阅读中表达技巧可细化为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等)、表现手法(想象、联想、象征、渲染、烘托、对比等)、材料安排(主次、详略等)、行文结构(承上启下、起承转合、铺垫、照应等)、意境的创设以及人物形象的塑造、修辞方法的运用等。了解这些细化的考点,总结与之相对应的答题套路,可以省去很多思考与答题的时间,并且使自己的答案趋于规范。示例如下:

  形象:身份+性格(情感);

  情感:通过什么内容+抒发(寄寓)什么情感;

  修辞:手法+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关键词句:含义+手法+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表现手法:手法+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评价:观点+理由

  总之,文学作品的阅读切不可“跟着感觉走”,而是要抓住两大方面:阅读方法与解题方法,掌握了这两大方法,则会事半功倍。

本文来源:http://www.qingyiyi.cn/article/kSR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