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要点]
语言是人们交流的工具。它最能体现人的文化素养。文章的语言表达得好,就会让人有如饮纯酒美味无穷、拍案叫绝如临其境的感觉。要做到这一点,创作必须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高考作文的语言尤其显得重要。语言表达好不好,直接关系到作文得分的高低,关系到考生的人生前途。
当然,不是人人一出手就会写出令人拍案叫绝的文章的。因为不是人人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的。但我们学会了表达的技巧,在语言表达方面做些努力,是能写出让阅卷老师赏心悦目的文章的。
其实,高考作文对语言水平的测定标准很明确:规范、连贯、得体、有文采。“有文采”是近几年的《考试说明》所提出的一个新要求,作为发展等级之一。也只有明确了这几个方面,才能真正地写出符合高考作文要求的文章。
规范,是指不能出现概念的使用不当或生造词语,不能出现语法规则的失误、方言、俚语等。
连贯,是指一个语段要围绕着一个话题或中心去写;一个语段句子组织得合理,能够做到言之有序,呈逻辑联系;语言和语气都应畅通,意思衔接上需要增添过度性话语,读起来不感到生硬,缺少连贯;表达上不应出现“跳跃”和脱节现象。
得体,是指说话写文章都应注意外部环境。一是要注意表达的方式,二是注意表达的对象。特别是现在文体不限的情况下,尤其要注意不能写成四不象的文章,语言的表达要得体,否则会引起阅卷老师的反感。
有文采,是指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光彩夺目,绚丽多彩。用何永康教授的话说就是有“亮点”。这个“亮点”要让阅卷老师为之一震,甚至拍案,从心中自然生出一句:亏他想得出来。
[方法点拨]
一、 语言要规范
汉语的规范,就是语言的表达要符合汉民族语言的规范标准。因此,作文中语言力求规范,就要求在文字书写和用语造句上合乎汉语的标准。尤其要注意:
1、 不用方言词语;
2、 不用令人费解的简称;
3、 不要随意生造词语;
4、 不要滥用文言词语,而应做到文白相宜,但不提倡用文言作文。
如,有的考生受广告词的影响,甚至不明白广告词的真实含义,便胡乱用在作文里。1993年一个考生在大作文中写道,“新长的树皮,有多么顽强的生命力啊,活力二八!”作文的过程,实际上是运用规范化、科学化的语言思考和分析的过程;这位考生,可能把“二八”误解成古代的习惯用语“芳龄二八”了。他实际上忽视了现代语言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二、 语言要连贯
语言的连贯,就是语言要通顺、流畅,要求把句子有机地组织起来,连缀得好,使语势贯通。这就要讲究句与句之间的衔接。语言的连贯性涉及到一组句子,乃至语段、语篇。
1、 围绕一个中心话题,把一组句子有序地衔接起来。例如:
他头上顶着一条麻袋,背上批着一条麻袋,挟着被窝卷儿,满脸笑容,走进一家小饭铺。他要了五分钱的一碗汤面,喝了两碗面汤,吃了他妈给他烙的馍。他打着饱嗝儿,取下棉袄口袋上别针,掏出一个红布小包来。他在饭桌上很仔细地打开红布小包,又打开一层写过字的纸,才取出那些七凑八凑起来的人民币来,拿出一张五分票,付了汤面钱。
这组句子中,每个句子都以“他”作主语,围绕他进饭铺吃汤面这个话题(进饭铺——吃汤面——掏钱包——付面钱)来写。按人物一系列动作过程顺次写,连接紧密,同时,又用“他”这个代词作为连接组合的语言标志。这样,使人感到这段话语言通顺、流畅。
2、 表述角度一致,避免随意变换话题,改变主语,变换人称。如:
经过一个暑假的相处,我跟她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她舍不得离开我家。可是,她母亲还是领着她回家去了。
这段话共三个句子,主语变换太多,读起来很不顺畅。如果换成下面的说法,读起来就语气顺畅了:“经过一个暑假的相处,她跟我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她舍不得离开我家,可还是被她母亲领着回家去了。”
3、 句子里的并列成分结构相同,连贯性就强;反之,就不连贯,读起来就会感到不顺畅。如:
大林山的风景入如画,置身这里可以观赏到峥嵘的群峰,莽莽的森林,瀑布溪流,如镜的湖面。
这句读起来就感到不顺畅,因为句中“峥嵘的群峰” “莽莽的森林”“如镜的湖面”是偏正短语,而“瀑布溪流”是并列短语。如果把“瀑布溪流”改成“壮美的瀑布”“涓涓的溪流,句子的连贯性就强了。”
4、 运用指代次语来组合,使上下文衔接。如:
贾岛有许多作品都可以证明这一点。例如《渡桑干河》的诗写到:“客舍并州已七十,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这首诗的意思很曲折,而字句却很平易。这样就显得诗意含蓄,使读者可以反复咀嚼它的意味。如果多用一两倍的字句,把它的意思全都写尽,读起来就反而没有意思了。
这段文字用了不少指代性的词语。第三句中用“这首诗”指上文所引的《渡桑干河》;第四句中用“这样”,指代上一句说的贾岛的诗意思很曲折而字句却平易。后边又用两个“它”指代这首诗。这样使这段文字前后勾连得紧。
5、 运用一些修辞方法,联结段内句子,使前后关联紧密。常见的有用比喻、设问、排比等。如:
从学术复兴以来,人类的幼虫曾猛烈地摄取营养,蜕皮也跟着相应地进行。这些进步是从希腊哲学家开始的。但在希腊时代以后 ,知识的进步停止过好长时期。具有相当规模的一次蜕皮是在16世纪,另一次是在18世纪末以前。而在最近50年内,自然科学各方面发展非常迅速,传播给我们如此富有营养和激动人心的精神食粮,使我们感到一个新的蜕皮期已迫在眉睫了。但是,这个过程通常是伴随着许多痛苦和一些疾病、虚弱,也许还会发生严重的骚动。因此,每个有责任心的人必然感到要去促进蜕皮过程。我为要尽这个义务而发表这些论文,因为有一些关于人类在动物界位置的知识,是正确理解人类与宇宙的关系所不可缺少的预备知识。
这段文字用人类幼虫“蜕皮”作比喻来说理。“蜕皮”本来指发育中的幼虫,要蜕下它的皮壳,换上另一暂时的皮壳;这里比喻人类智力是靠经常增长的知识培养的,每经过一定时期的增长,就会超出并冲破它的理论覆盖物,以新的面貌出现。这比喻把句与句连为一个整体。同时句间用关联词语来连贯,所以句子连接紧密。
三、 语言要得体
语言要得体,是指说的话(包括口头的和书面的)都要符合一定的语体要求。具体说,这就是围绕一定的内容,为了一定的目的,针对特定的对象,根据特定的场合、情景,对语言材料和表达方式作出适当安排,以适应交际的需要。作文中语言表达要符合文章的语境,符合人物的身份,切合所写的对象,读起来要朗朗上口,自然流畅。如:
小新又来背小牧上学了。连小牧自己都感到一直麻烦他不好意思,但小新仍坚持要帮他。小新吃力的背上和他差不多的小牧。开始一步步向前走。从小牧家到学校有一公里的路程,才走了几十步小新就感到背上实在太重了,他紧紧自己的双手,手的筋一根根都突了出来,他仍是咬着牙一步步慢慢向前走。实在走不动了,于是他才小心的把小牧放下,问他感觉怎样,自己也坐在路边休息了一会,又背起小牧,一头望着学校的方向,一边艰难的又向前走去。
这是1997年高考中得14分的小作文。按照试卷的要求,短文的重点写了小新,写了动作,这无疑是它的优点;但我们从语言运用的角度,用“准确”“得体”的原则来度量一下,就会发现它有三个不足:
(1) 作者选用的一些词语,不产生美的愉悦,让人读了感到辛酸,诸如“吃力的”,“感到背上实在太重”,“ 手的筋一根根都突了出来”,“咬着牙”,“实在走不动”等等,这哪是助人为乐,简直是一种折磨!
(2) “他”,指代谁?一会儿指小牧,一会儿指小新,指代内容的不断变化,使代词运用思维混乱。
(3) 短短200来字的文章,光“向前走”就出现了三次,显得重复。不得体。
四、语言要有文采
1、要学会丰满句子。不少学生写作文,能把事情写出来,但读起来总是干巴巴的几条筋,总少了点活气。因为文章少了点佐料——修饰语。如这么一句话:马路上过来一辆小车。把它改成:马路上吱吱呀呀地过来一辆小车。这就让人读出了声音,显然就形象多了。再如:王师傅往炉里添了煤,火很快就旺起来了。把它改成:王师傅往炉里添了几铲煤,那红火苗就腾腾的窜起来了。这样既有颜色,有声音,好象真的看到红火苗往上窜。虽几字之差,文句就大为改观。最后影像。表达多么生动。这种具象描写,就能引起读者的想象,给人一种形象感,文章也不再干瘪瘦削,而是细腻丰腴生动了。如:
坚守诚信
人生短短几十年,犹如过眼云烟,等到你“灰飞烟灭”时,留给世人的会是什么?金钱、荣誉,还是……不,人们大多谈论、记忆犹新的只会是你的人格,而诚信便是重要内容之一。
寓言中的年轻人在生命的选择中放弃了“诚信”,我为他而叹息。但回首今朝,面对物欲横流的花花世界,你是否真的能清远淡泊?面对灯红酒绿的大众,你是否真的能心无旁骛?面对尔虞我诈的商场,你是否真的能坚守正道……是的,该守住我们的“诚信”了。
坚守诚信是一个孤寂的过程,当大谈“金钱至上”的时候,坚守诚信,你需要忍受得住别人讥笑的言语;当推崇“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时,坚守“诚信”,你必须学会自我调节整;当面对“暗渡陈仓”时,坚守诚信,你需要远大的目光……唱着“beyond”跳出众人,虽然不喜欢“卓尔不群”,但至少回“守得云开见日月”,历经了孤寂,至少坚持了诚信。
坚守诚信是一个痛苦的历程,挤在浑浑噩噩的人群中,思想已经麻木,自然不会痛苦,但一旦你坚守诚信,就犹如一锅浑水中若然滴入清水,众多的“污秽”欣然而至,抵抗自然会遭到攻击。摆脱不了人际关系,抹不去的形形色色的嘲讽,坚守诚信,就需要擦去所有的“不净”,众人的疑惑,亲人的不解都会使你心力憔悴,因为在尔虞我诈的世界,诚信的一瞬会招来不断的伤痕。
坚守诚信,总会有结果的一天;坚守诚信,总会有阳光的一天;坚守诚信,总会有……金钱、名誉不过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东西罢了。虽然诚信不会像它们那样“作用明显”,但诚信可以磨练你的人格,陶冶你的情操。寓言中的年轻人即使安全地到达了彼岸,失了诚信的他必然不会拥有健全的人格,完美的人生。
随着物质财富的飞快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感到不解:为什么幸福越来越多而感觉不到呢?因为竞争的“残酷”,人情的淡化,人与人之间缺少了真诚和信任,所以没有幸福的感觉。
世界因为有了花的色彩而绚丽,而有了诚信,人在世界上会倍感幸福。
坚守诚信。
本篇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语言精彩,“坚守诚信是一个孤寂的过程”“坚守诚信是一个痛苦的历程”——作为两个小节的开头,这样的语言很“入眼”,因为不但句式整齐,而且内涵丰富,有思想深度,闪耀着睿智之光。作者有积极修辞的意识,三、四两个小节中的排比和比喻为文章增色,语句的修饰相当生动,第二节中的“面对物欲横流的花花世界”“面对灯红酒绿的大众”“面对尔虞我诈的商场”的修饰对举,第四节中的“浑浑噩噩的人群”“抹不去的形形色色的嘲讽”都显得富有文采,结尾的“世界因为有了花的色彩而绚丽,而有了诚信,人在世界上会倍感幸福”再一次“出彩”。
2、要学会变换句式。对同一个问题可以用不同的句式来叙说。从句式看,有长句、短句,整句、散句,常式句、倒装句,完整句、省略句,主动句、被动句,肯定句、否定句,直陈句、婉曲句等;从语法结构来看,有动词谓语句、名词谓语句、形容次谓语句、主语谓语句、连动句、兼语句等;从语调来看,有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等。句式、语法结构和语调不同,语言的表达效果就不同。如:
崔健的声嘶力竭的狂吼,永远不能让父辈跟着去欣赏,“太阳最红------”却能唱出父辈们当年的梦想,新奇怪异的服装,父辈永远没有拥有的设想,“这件衣服还行”,就是他们的感想。翻来覆去的“跳槽”是小青年们的“专利”, 父辈们只能说:“年纪大了,折腾个啥?”
——《父辈》(1994年上海高考作文)
这是整个作文的笫一节,是概括地写“父辈”,为这一辈人人格定位的。笫一句是从艺术欣赏(实际上也是写思想爱好)来看父辈的,都用的被动句。第二句是从物质生活(衣着)的角度来看父辈的,也用的被动句。都是就父辈本身而言。笫三句一转,用小青年们对职业的态度,与父辈相比,变换为主动句了。这句是似乎与下一辈人发生纷争,带着点生气的味道迸出的一句。前面两句用被动句式,写出他们对外部世界的占有欲已经不那么大,尤其是地听歌、穿衣这类小事上。后面 一句主动句式,因为所面 对的是一件大事——赖以养家活口的职业。因为概括地议论父辈这一代,都用了整句来勾画出他们的神貌。
根据表达的需要,适当地运用整句和散句,长句和短句,变式句和常式句,就显得参差错落,跌宕腾挪,必然会使语言生动灵活、多姿多彩。状景写物,叙事说理,都能变化生姿,各擅其胜。给人一种参差美。XX年湖北考场作文《让心河绿水长流》这样写道:
我想,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甚至多面性。我们如能撇开世俗的眼光,细细体味,就不难挖掘到它隐藏在表象之内的本质。我们应该以一颗开放、豁达的心看待生活,热情地拥抱生活,让它愈加显现出灿烂与辉煌。
有很多东西呈现给我们的只是平凡无奇,但我们同样能以千变万化的思想去探索、去发现其中的美。
比如生活,比如困境。
前面两节用的都是长句,最后一节是两个短句,从意义上看,是对前两节的概括与复指,从节奏上看,由舒缓转变为顿挫有力。
3、善用语言描写,能增添表达的活力,尤其是口语俗语,能给人以清新自然美。1998年有一篇考场作文这样写道:“只有战胜脆弱,方能挺起胸膛生活,爸爸说过‘生活是一团麻,也是麻绳拧成的花;生活是一根线,也是解不开的小疙瘩。’”话语通俗,亲切,自然。因此写作时要重视语言描写这一点。如:
一生的思索
可笑的我总要用一生来思索这样一个问题……
——席慕容《疑问》
十岁时
老师在讲台前微笑着问:“今后,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周围的同学纷纷回答:“要做一个善良的人。”“要做一个有才能的人。”他默默的听着,不说话,暗暗思索着。小小的心灵笫一次有了对人生的思索,他觉得充实而且有微微的激动。
好久,他举起手,很庄重地回答:“我要做一个讲究诚信的人。”稚嫩的语调却充满了坚决。
三十岁时
十字路口,他等待着对面绿灯亮,准许行人通过。身旁一辆辆名贵汽车驶过,里面坐着的都有是和自己差不多年纪的中年人。满脸事业有成后的意气风发。他觉得失落极了,自己在商界工作了十几年,却一事无成。他不会钻空子,用诚信待人却换不回报。前阵子一宗很大的生意被多年的好朋友小张耍点手就抢过去。“商界里你不懂尔虞我诈行吗?诚信顶什么用?”妻子就这样数落他。站在十字路口,他觉得迷茫,开始重新思索……
四十岁
车子、票子、房子……什么都有了,现在他叼着香烟,在沙发里得意的着。想想自己不过十年功夫,凭着小聪明,稍稍施点诈的手,便有了今天的成就。诚信,靠边去吧,“兵不厌诈”嘛。就像徐杰以前说过的:“我相信诺言,但不相信诺言的时代。”现在的时代,绝不是诚信的时代 。
六十岁时
人老了,他也厌倦了商界的你欺我骗,他真好好休息一下。他觉得寂寞,身边没有可以说话的人。以前的朋友都离他而去,朋友们都怕受到欺骗。有时他看见一些老人聚地一起下棋聊天,他也不敢过去。他悲哀地想:“难道我的选择错了?”
七十岁时
寂寞的晚年里,他常常会想起小时候的事情,想起而时的真诚守信,那份美好的情感。小孙女这天跑着来问:“爷爷,老师问要做个什么样的人。“他详情孙女稚嫩的脸,耳边响起自己十岁时铿锵的声音,他不禁落下泪来,摸着孙女的头,他说:“一生中,诚信少不得呀!我现在才彻底明白了。”
——XX年江苏一考生
这篇文章之所以在XX年高考中的高分,除了它的构思精巧外,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它的文采焕然。十岁时、三十岁时、四十岁时、六十岁时、七十岁时,五个生命时段中的五个生活场景正好写出了“诚信”的萌发、困惑、蜕变、回归与再生,每个时段都有生动的语言描写。正是通过不同时期的语言显示,把人物的不同时期的思想、情感、认识充分显现出来,也正因为这样,赢得了阅卷老师的青睐。
5、 语言要有意蕴,要让人一读就能产生一种美感,为之而陶醉。即使在结构上或者其他方面有一点瑕疵,也会使文章档次较高。如:
人约黄昏后
月上柳梢,夜静极了。月光如水般泻了进来,洒在地上,碎银一般 ,银白银白……
轻拉手上的船帆,思绪言飘向远方块字……
“大家别慌,要沉住气呀!”高个子船夫大叫着,“船是不会的,我用我的人格作保证……”
缩在一角的我浑身打颤:“娘,我就要死了,我再也见不到你了。”不争气的眼泪流下来。
“小弟弟,别哭呀!铁打的汉子流血不流泪!”
我抬起头来,一个比我大一点的小男孩站在我的身前。他笑着对我说:“来,我们来祈祷上苍给我们活路吧!”“好!“我低声应道,心里却旱在说,”“佛祖保佑,菩萨保佑,真主保佑……”
或许老天怜悯我们,或者我的祷告灵验了,我们过了那次空前的灾难,我各那个男孩也成了兄弟,我又知道他其实是船长的儿子。
后来回家,我就把他给忘了,心里有时想普通的一个小人物怎能和我比呢?我可是一个“才子”呀!
可是他却是认真的,左一封又一封信写来,讲诉他的船上生活、海上生涯。我也无心理他,只聊了一些身边琐事敷衍他。
后来,他决定来我这儿玩玩,我答应了他,后来又后悔了,不想接他来我家玩。
日子终于到了。那是一个晴朗的早晨,我明明记得的,那天他要来,我却去了公圆。
到了晚上,我回来了,万事0k啦!
第二天,我看报纸。他上了报,只是……
我去了渡口,那儿许多人在议论。
“那小子真够勇敢的,一个救三个。”
“谁说不是呀,唉!只是死得年纪太轻了。”
“好像是来找他的朋友的吧……”
我顿时脸红,热得快窒息。
“小伙子,终于找到你了。”一只手拍到我的肩上,我抬头一看,一个老大爷,胡子花白。手上捧着一只帆船,另有一张我的照片。
“这是那小男孩给你的,他说怕认不你,还带了你的照片……”
我泪眼一片朦胧,一滴豆大泪珠打在我的手上,我立刻回到现实中来,我知道他曾说过他是海上的天使,见不得人落水。可他却……
春来了,春去了;夏离了;秋近了……一天天过去了,一月月过去,一年年过去,他的“诚信”依旧,我的呢?
——XX年江苏一考生
这篇故事虽编得离奇,甚至很难置信,但语言功底显然是不错的,也正是这一点,为阅卷老师所看中。语言生动活泼,表意酣畅淋漓,使阅卷老师为之一亮。月上柳梢,夜静极了。“月光如水般泻了进来,洒在地上,碎银一般 ,银白银白……”“轻拉手上的船帆,思绪言飘向远方块字……”“春来了,春去了;夏离了;秋近了……”处处显示了较高的语言素质。
刻意地推敲几处词语,准确地添几处修饰语,有意识地选用几种恰当的句式,必能使平淡的文章出现几处闪光点,从而使文章放出耀眼的光彩。
五、语言生动,要讲究气势
文章要有很好的表达效果,要让读者耐读,就必须有一定的气势。有了气势,文章读起来,必定感到有文采。
学会连续发问,增添气势。说理时,在合适的地方穿插一些准确而生动的设问或反问,可以提醒读者注意,引发读者深思,有助于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使文章形成一定的气势。如:
作为炎黄子孙,华夏后代,作为新中国的一代青年,建设祖国,使它富强起来,是我们的神圣职责,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假如再过几十年,我们也老了,头发也白了,祖国落后面貌还没有改变,那时你向谁发牢骚呢?那时你又去怪谁呢?难道我们不有愧于我们的先人?不有愧于我们的后代吗?
这一段文字先假设后发问。在阐明当代青年的历史责任后,假设光发牢骚不去实干,几十年后,祖国面貌依旧时,再连续四次反问,此时那些光发牢骚者就会理屈词穷,自己也就回觉得光发牢骚不肯实干不行。
学会铺陈排比,增添气势。铺陈和排比,用得得当,就会使文章的感情喷薄而出,笔致一层层地加重,显得颇有韵味。如:
有的眼泪是泪中有笑,有的眼泪是泪中带着苦涩。
有的眼泪在光滑的脸颊上一滑而逝,有的眼泪却躺在深深的皱纹中,润湿着,不肯离去。
有的眼泪是来得快,去得也快;有的眼泪是古井无波,却埋得深远。
每一滴眼泪都是一个故事,每一滴眼泪都有它的含义,答案很多很多,答案丰富多彩。
——考生《眼泪的含义》
这段文字真令人拍案叫绝。铺陈和排比的运用,将眼泪的含义穷形尽相。让人回味无穷。
增强语势,还可以通过反语、讽刺、夸张等方法。这些方法运用得好,总能使文章读起来琅琅上口,铿锵有力,颇具气势。
六、语言生动,要能旁征博引
名言警句,总是权威言论,佳作妙语,总是千古精粹。引用得当,总让人感到言而有据,为文章增添无限风采。在逻辑思路的引导下,总会使作品显得富有哲理性,有着深刻的意蕴,从而给人一种理性美。如:
当船儿慢慢驶过洞庭湖时,或许对于范仲淹,引发的将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感慨,而对于我则是对那浩渺烟波的感动;当人们伫立于西湖畔时,或许那些文人墨客会有感而发来一段“风又飘飘,雨又潇潇”之类的妙句,而我则会为那碧波荡漾的湖水,云蒸霞蔚的远山而心神摇旌。
——考生《让心河绿水长流》
两句引用,富有意蕴,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洞庭湖和西湖,人我相比,品味出各种不同的美。再如1998年有一位考生在文章的开头这样写道:
莎士比亚在资本主义新教伦理的男权宪章上曾加入一句格言:“女人,你的名字叫脆弱!”我真想像北岛在《回答》中一样呼喊:“我不相信!”是的,我不相信:泪水是女性唯一的人生姿态,脆弱是女性专有的心灵品质。
作者由莎士比亚的一句对女性带有蔑视意味的话语引发话题,在引用北岛在《回答》中的话来阐发观点,相当深刻,颇具新意。
[迁移练笔]
一、 片段作文训练
1、 题目:河边晨读
2、 要求: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写一段150字左右的写景文段。
3、 提示:(1)、弄清描写方法:环境描写,通过人物的视线来描写。
(2)弄清写什么:时间是早晨,要明确季节;视线是河边,要明确写作的对象,河水、树木、石凳、凉亭及学生读书的情景都在所写之列。
附例文:
河边晨读
清晨,万物刚从睡梦中醒来,明朗的天空抹上了一层淡淡的胭脂红,缀满新芽的柳枝像绿色的珠帘悬挂在河的两岸。
不知河时,岸边的石凳上多了几个晨读的女孩。晨曦初照,映红了她们青春的脸庞;晓风轻拂,撩起了她们柔长的发丝。她们翻开书本,亮开圆润的嗓门:“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琅琅的书声和着小河潺潺的水声传向了远方。
[简评]本文以简练的笔墨展现了一幅生动的晨读图:第一段写景,以静态描写为主,比喻、拟人的修辞生动贴切;第二段集中写人的活动,以动态描写为主,语句修饰形象,富有美感,特别是“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暗合主旨,增添了文章的活力;第三段,景人合一,富有诗意。
二、 整篇作文训练
题目:以“足迹”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遍述故事,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象,等等。
2、题目自拟。
3、不少于800字。
提示:(1)明确“写什么”:足迹,即走过留下的痕迹,可指个人的,也可指集体的。不同的足迹反映了它的主人不同的历程。选材很重要,但一定要注意围绕有积极意义,有新意的中心来筛选材料。
(2)明确“怎样写”:首先确定好文体,按文体来构思;用结构相似的句式串联文章,会有着很好的表达效果。
4、 附例文
足 迹
天津 慎江声
自从有了完全直立行走的现代意义上的人,人类的足迹便成了历史发展的不朽见证。
足迹,这里、那里的,深深的足迹,勾勒出了社会发展的轨迹。民族、国家可以消亡,然而作为人类前行见证的足迹却永远地留了下来。
你去过秦皇岛的孟姜女庙吗?在那里,一块大石上清晰的痕迹,便是孟姜女日日遥望夫君而留下的脚印。想必当时的她,是满怀希望与企盼的。虽然她没有实现自己的愿望,但她追求幸福团圆的足迹却令后人慨叹不已。希望,是无形的力量。也正是它,使《热爱生命》中的那个淘金者,在一无所有的情况下,走过沼泽地,走过荒滩,战胜了死亡而终于获救。他留下的带血的脚印,正说明了他心中不可遏抑的对生命、对幸福的追求。
深深的足迹记载了人们呼唤幸福的心声。
前不久,我听到一个关于“第一大地测量队”的故事。这个测绘队自成立至今已有30多位同志以身殉职。灼目的阳光,无限的戈壁,骤起的风沙……这就是他们的工作伴侣。茫茫的戈壁,没有水,没有生命。假使你看到了一个脚印,会是怎样的欣喜!测绘队员们留下的浅浅的脚印也许不久便会被漫天的黄沙所淹没,然而却会印在一张张图纸上,会深深地印在知道或不知道他们的人的心中。恰如当年英国皇家海军少校斯科特,义无反顾地踏上远航南极冰川的旅程,永远没有在回来。然而,冰山雪峰回将他的每个脚印深深地冻结起来,保存起来,这就是大自然的回报。
深深的足迹是人类征服自然的见证。
在大英博物馆里,也有一个不灭的足印,那就是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在潜心读书时不知不觉留下的。它的形成与探索真理同步。人们将在纪念马克思的同时慨叹它的出现,慨叹真理的这种记载形式。我想,当年穿着“量天尺”的红军翻过雪山,越过草地,克服千难万险而终于保住革命火种的时候,心中燃烧的也是一种对真理执著追求的火焰吧。正是它,鼓舞着红军在二万五千里的征途中,在雪地上,在泥泞中留下了一个个坚实的脚印。
深深的足迹铭刻着人们追求真理的忠诚。
足迹,第一次出现在林莽中、沙漠上、岩洞里、矿井里、冰川上、跑道的终点线上,你不必知道它们主人的名字。正如你走在道路上不会想到,这里曾走过脚被荆棘刺破的、被碎石碾坏的无数个造成这条路的人一样,然而他们又的确是存在的,只是名字不为人所知罢了。鲁迅猛说:“……其实在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但人类一步步走出的,又哪里仅仅是地上的路?我们现在每一微笑,正是命先烈火们走向刑场时坚定步伐的回映;今天的每一寸树阴,正是当年不辞劳苦的人们辛勤浇灌的结果,他们身后留下的是一串串黄泥的脚印体……
伟大的人类足迹啊,正是你从各方面形成了人类前行的历史。我赞美你。
[简评]本文是一篇散文隹作。鲁迅说:“选材要严,开掘要深。”本文以足迹选材与立意的凝聚精会神点,从人类对幸福的呼唤,对大自然的征服和对真理的求三方面组材,讴歌了人类前行的历史。除选材精当,立意深刻外,语言更为生动,“深深的足迹记载了人们呼唤幸福的心声”“深深的足迹是人类征服自然的见证”“深深的足迹铭刻着人们追求真理的忠诚”三个相似句式让人一目了然,生动的记叙、描写,加以画龙点晴式的议论、抒情,使得本文很是耐读。
正在阅读:
高考作文中的语言训练例说09-03
我学会了打羽毛球400字作文06-27
妈妈感谢您作文500字07-17
守株待兔新编作文800字07-17
一次难忘的旅行作文450字07-16
写给自己的一封信作文700字07-17
含羞草作文600字07-16
给舅舅的一封信500字07-17
感动12-18